非洲南部愛滋病疫情成災難 受世界組織關注

2008 六月 27日, 星期五 9:47

【綜合報道】非洲的愛滋病蔓延情況猖獗,符合聯合國對̀「災難」之定義,其影響力等同於突發性的水災或饑荒,引起世界組織紅十字會的關注。

據《法新社》報道,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周四發表「世界災難報告」年報時表示,「毫無疑問」地,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病毒疫情符合聯合國對「災難」所下的定義。

報告顯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便存在此類情況,全球約三分之二愛滋病病例集中在此一地區。在南非、辛巴威、波札那、賴索托、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史瓦濟蘭以及尚比亞等國家,每十人中至少一人感染愛滋病病毒。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將「災難」視為「嚴重破壞社會能、造成廣泛的人員、物質,或是環境損失,超出一個社會只憑藉已身資源應付的能力」。IFRC關注到非洲目前正在面對這樣的危機;由於經濟吃緊與社會緊張,愛滋病擴散不僅僅讓患者受害,其後果也影響整個社會。

IFRC指出:「愛滋病病毒是抑制和減少全體社會人力和資源的元兇,因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和愛滋病病毒在各種資格和專門技術員工,以及在各行各業,造成員工死亡,已成普遍現象。」

「再加上照顧愛滋病患者需要高昂的費用,在有限的資源內直接導致衛生及教育系統萎縮、食物安全下降、技術勞工短缺、以及越多偷工減料的公共設備。」

Like Us on Facebook

然而報告的編輯Lindsay Knight補充說:「事實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愛滋病病毒疫情是一個在規模上和程度上都能及早預防的災難。無知、羞恥感、缺乏政治對策、漠不關心及一味否認問題的態度是導致今日數百條生命犧牲的原因。」

報告指出,人的移動性及遷徙使災難更難受到控制,因為凡愛滋病病毒所接觸過的社群都有機會發生災難。例如菲律賓、孟加拉及巴基斯坦等愛滋病感染率較低的地方,相對本國人民,患者多數是從海外移居的。調查數據顯示,大約百分之三十五已知的愛滋病患者曾經在海外工作,至2006年,百分之四十二的新感染愛滋病個案是發生在海外工作者身上。

世界衛生組織則回應指,當愛滋病病者人數攀升之同時,對治療方法的需求越來越告。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