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半世紀 締愛心奇跡

看到平凡裡成就的偉大 見證信念與傳承的力量
2014 一月 9日, 星期四 10:28

從1964年1月9日成立至今,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滿50年了。過去半世紀,台灣民眾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國外愛心的20年陪伴下走過一無所有的年代,在相互扶持的鼓勵中度過天災急難,在愛與分享的仁慈裡讓最絕望的角落看見希望,更在來自各行各業、各個世代,每一個默默關懷弱小、無私奉獻的行動裡,締造了世界第一的台灣愛心奇蹟。

台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龔天行感謝所有資助人、捐款人、志工以及企業、教會、學校等合作夥伴,在過去半世紀和台灣世界展望會一同服務國內需要外,不過他最感謝的,其實是那些接受幫助的孩子與家庭。「因為你們的成長茁壯、自立成,我們的工作才有意義。」他說。

國際展望會總裁任開文代表全世界受台灣資助人幫助、約23萬名的孩子,感謝台灣資助人的愛心。前國際展望會總裁賀迪恩表示,因為台灣偉大的民眾,幫助無數的男孩、女孩有機會上學、有乾淨的水喝,他們不用再走20公里去提水,也有了棲身之所。不過賀迪恩也指出,目前世界上每天仍有近2萬兒童死亡,他勉勵台灣民眾和世界展望會一起努力,讓2萬有一天可以變成0。

台灣世界展望會榮譽董事長、高齡94歲的周聯華牧師,也在50週年這個具有承先啟後意義的里程碑,提出「展望之光」即將成立的構想。透過「展望之光」,希望有效集合主要資助人、合作夥伴及社會賢達的力量,作為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的後盾,將愛心人士的資源落實到各個需要被關懷的社區與角落,特別是在各城市積極邀請地方資源參與,使資源與需求更有效各得其所。

Like Us on Facebook

從自立到援外僅5年 台灣成轉型最快受助國

1964年台灣世界展望會成立,由美國、加拿大資助人以每位每月10美元,定期資助首批500餘名台灣育幼院、療養院的院童,也開始關懷偏遠地區衛生醫療需要。到了1980年,台灣世界展望會在台灣各偏遠鄉鎮共成立41個計畫區,提供學用品與助學金發放、衛生保健,文化傳承,公衛教育、巡迴義診及醫療補助等服務。

現居南投縣仁愛鄉武界部落、69歲的李秀梅,在台灣世界展望會幫助下完成埔里基督教醫院附設護理學校學業,畢業後在埔基工作,為醫療奉獻一生。她在護理部擔任公共衛生護士、山地巡迴醫療護士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民國66-72年,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埔基補助醫療、醫護人員費用,以仁愛鄉武界部落為起點,推動「埔基公衛肺結核防治計畫」。「當時肺結核是很可怕的傳染病,死亡率很高,可說一人得病,全家都要治療。」工作成員之一的李秀梅表示,這個計畫成效卓著,使肺結核在部落得到全面性防治。

目前任職花蓮海星中學輔導室的陳淑芬,在國小二年級時參加由花蓮秀林鄉受助童所組成的「頌恩合唱團」,「因為受資助,一個窮孩子的童年才會這麼豐富。」淑芬回憶曾經坐著救護車、農用機械車到各地用歌聲傳愛的往事。而受資助超過10年、目前在屏東原住民文化委員會擔任解說工作的葉和慧,也對德國資助人夫婦心懷感念。有經濟能力後,葉和慧資助一位非洲賴索托的女孩。想起資助人已過世,她不禁難過哽咽:「因為以前是外國人幫助我,所以現在我也要幫助外國人;我的資助童,她的眼睛和我一樣大大的!」和慧說,把資助人送給她的愛傳出去,就是對資助人最大的紀念與回報。

用66億碗白飯的愛改變世界 社會群象的傳愛力量

隨著台灣經濟起飛,自1985年起,國人逐漸接手資助國內貧童的需要。1989年年底,第一屆「飢餓三十」募款救援非洲飢民,開啟台灣愛心援外的歷程。由自立到成為資助國,台灣僅用了近5年時間,是全球展望會所有受助國當中,轉型最快的紀錄。

在困境裡努力不懈,在擁有後樂於分享,是國際間對台灣人的讚许肯定。迄今,台灣愛心已為64萬人次的國內經濟弱勢學童發放助學金、為超過13萬人次的特殊景況與急難家庭提供醫療補助等救助津貼,並在近19年內,投入111次的國內天災救援、重建行動。此外,台灣民眾堅持的愛心,更改變了世界的樣貌。

透過台灣世界展望會,台灣人針對歷年國際間的天災、飢荒、戰禍、疾病等劫難,已投入623個人道救援計畫,「飢餓三十」25年來累計參與人數超過100萬人(含捐款、飢餓體驗),單是2013年第24屆「飢餓三十」便幫助超過世界上400萬人。台灣愛心在各國服務的社區,共興建495口水井、78間校舍,提供1萬盞太陽能學童燈,協助11萬4,000戶家庭發展生計產業,更在飢荒地區進行6萬1,040公噸的白米援糧。以1公斤米能提供12碗飯推算,等於為飢民們提供超過66億碗救命的白米飯!

「台灣雖然不大,但是愛心很大,對世界的影響力更大!」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岳君會長表示,台灣愛心在全球展望會捐款長期居於前5名,而這些,都是無數台灣資助人、捐款人,付出愛和堅持打造的成果。目前,總計全台約有16萬名愛心資助人,幫助約23萬名國內外受資助兒童的需要。

以自己的社會福利津貼,堅持持續資助兒童的林昭雄阿伯,就是16萬默默行善的台灣資助人之一。林阿伯今年70歲了,9年來每一個月月初,他都會騎著三輪車往返南投草屯與台中市。24公里的路程,來回4小時,就為了到展望會辦公室繳交兩名資助童共1,400元的資助款,再加600元幫助國內偏鄉兒童就學。年輕時當過工廠工人、水泥工的他已經退休,林阿伯說:「一個人沒什麼開銷,炒盤菜、煮一鍋飯就可過兩、三天,但做善事卻更重要,只要做就一定有用,也一定能帶來改變!」這些年來,林阿伯從最初騎腳踏車,到電動機車,再到現在的三輪車,不變的是那份堅定的信念,連一度繳款缺席都是因為腳受傷,但傷癒之後,他又再度出發……。

在台灣,许多像林昭雄阿伯這樣的資助人、捐款人,相信只要堅持,就會改變。他們來自不同背景,在社會上不同崗位努力工作,可是他們傳愛的信念一樣。即便是沒有經濟能力的青年學子甚至國小學童,也運用自己的創意和天份,成就參與服務與助人的心願。過去,台灣的孩子在國外資助愛心幫助下發展茁壯,如今台灣兒童也能用自己的力量,回饋這份世界之愛了。

就讀嘉義市蘭潭國小五年級的古易玄,和姊姊一起靠做家事存零用錢,每次10~50元不等,資助遠在印度的資助童「弟弟」。2013年,他以「世界小公民」的身份走出台灣,前往亞美尼亞進行關懷之旅。他到了那裡驚訝發現,亞美尼亞多數人每天收入不到台幣30元、冬季長達7個月,而且许多年齡與他相仿的孩子想上學卻沒錢繳學費。回台灣後,古易玄和同學們發揮才藝籌辦一場「把愛傳出去」慈善音樂會,入場費是觀眾口袋裡的小零錢,所得全數幫助亞美尼亞計畫區工作。「我們的活動宗旨是兒童幫助兒童,」古易玄勇敢站在舞台上說:「我們正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請大家鼓勵我們!」

同樣前往亞美尼亞的世界小公民、就讀彰化縣南郭國小五年級的黃常恩,更曾發揮繪畫天份,用畫筆勾勒一隻大大的螞蟻,並印製成T恤義賣。「螞蟻代表全球70億人口裡的每一個人,雖然看似微不足道,可是貢獻每一分小力量,也可以成就出偉大的效果!」

「50週年影像故事暨史料展」邀您體驗感動 繼續為更美好的世界努力

50年的足跡,在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無數孩童的笑臉、家庭的重生、社區的感謝,以及台灣每一個角落,每一位資助人、捐款人的愛心與堅持。台灣世界展望會50年來亦謹守創辦人鮑伯‧皮爾斯先生的禱告:「願讓上帝心碎之事,也讓我心碎!」為資助者與受助者搭起橋樑,致力為促進兒童福祉與世界公義服務。

在50週年這個更新、更高的起點,台灣世界展望會承諾持續為匱乏需要者帶來希望,和助人為善者同享生命轉變的喜樂。也邀請您,將更多台灣人用愛成就無限可能的正面故事傳遞出去,影響更多人和我們共同攜手,為下一個50年打造更美好的台灣與世界!1月11日至19日,在台北市華山藝文中心,將舉辦「台灣世界展望會50週年影像故事暨史料展」,歡迎所有民眾一同到現場,回顧台灣世界展望會服務半世紀以來的感動故事,透過照片、影片獲得滿滿的溫暖感動,作為台灣社會繼續前進的正面能量。同時感謝西華飯店公益贊助此次50週年相關活動。

(注:本文由台灣世界展望會供稿)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