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道陳智衡:大時代下教會如何牧養社運新世代信徒?

2014 十一月 21日, 星期五 4:35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智衡博士。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智衡博士。

過去十年多間隨著國際社經環境的轉變,中國內地和香港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兩地信徒亦已與過往不同。對於昔日教會的事工模式能否適應當前的需要,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智衡博士發表了一篇文章,探析在「本土意識」高漲的社會環境下教會如何轉「危」為「機」。

文章開首從歷史角度回顧香港本土意識興起的緣由,以及其對今天教會的挑戰和影響。陳智衡指出,本土意識首先關懷的對像是香港,使得年輕人關心香港的情況多於中國內地,更關心本地的需要,教會內的中國事工青黃不接局面將不容忽視。

此外除較具爭議及直接影響教會運作的議題,教會對其餘政治社會課題普遍都缺乏關注,甚少引導信徒作信仰反省及思考,但當驚覺事情複雜時為時已晚。教會雖有自己的議題和使命,但當新時代使整體信徒的期望有所改變的時候,教會未來的牧養需要重新思考,否則將失去一大批對教會期待的學生和職青。他強調若教會領袖對這個問題不善處理,教會將失去一整代本土意識的年青信徒,對香港教會長遠發展定必有深遠影響。

Like Us on Facebook

引導本土意識的正面影響

在本土意識日漸興起的背景下,陳智衡又認為教會領袖應該在事工和牧養上引導這本土意識在教會帶來正面的影響。他認為在教會年輕人普遍培養成關心香港社會的意識,教會領袖可以借此機會與信徒一起重新思考教會在社會的定位角色,讓教會注入新元素動力。

他說不冀望教會有能力可以完全解決社會撕裂的問題,但關心弱勢群體和服務有需要的人原是本於聖經的教導,亦是可以嘗試把不同立場的人重新拉在一起的途徑,他鼓勵教會透過共同研讀不同的書籍和資料,一起探討信仰與社會的問題和關係,相信「彼此復和」是指日可待。

其次,在面對參與社會運動的新世代信徒,他認為牧者不論甚麼立場都應該走進他們中間,去觀察、聆聽和感受他們所作的是什麼,以及在社會運動中的傷痛和憤怒,而不是單單接受主流媒體的資訊。同時教會領袖沒必要為他們出謀獻策,但卻可以充當和平之子站在他們中間。與他們同行給予支持與鼓勵,他相信這是牧羊人在這大時代中可以作的最好的回應。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