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鴕鳥父母」 蔡佩芬教:如何與孩子正面談「性」

2014 十二月 8日, 星期一 4:44

蔡佩芬認為性教育不宜用鴕鳥心態,因為青少年就算不從父母獲知此方面的知識的。(圖:網絡)
蔡佩芬認為性教育不宜用鴕鳥心態,因為青少年就算不從父母獲知此方面的知識的。(圖:網絡)

近日香港兩名中一男女生在校內接吻短片被瘋傳,引起媒體對青少年性早熟問題的關注。專家認為網上及媒體氾濫性開放信息令年輕人耳濡目染下將性愛視為等閒。面對網絡世代下的青少年越趨早熟,《新儷人》編輯蔡佩芬《E世代和孩子談性》的文章,與家長分享如何給孩子做好性教育工作。

蔡佩芬表示很多父母因為對「性教育」難以啟齒,造就現在年輕人的性知識原地踏步,但性經驗則「突飛猛進」:「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心理上的貞節牌坊, 對後現代人來說,性行為只是現階段感情的一種交流方式,性行為不代表承諾,也不是要結不結婚的門檻。」

已是三孩之母的蔡佩芬認為性教育不宜用「鴕鳥心態」,因為青少年就算不從父母獲知此方面的知識的,也終究會從其他管道知道。所以蔡佩芬提出了性教育三個原則:

Like Us on Facebook

1. 要趁早—現在的小孩發育快,心智也更早熟,有些女孩子八、九歲就來月經,孩子平常在電視、電影上也早就看過許多親熱鏡頭。 因此,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有機會就要談。

2. 要自然— 親子間可以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來談性,不一定需要刻意安排。父母應衡量自己孩子的成熟度,酌量提供他年齡階段能接受的訊息。不要供給超過他能接收的資訊,但也不要提供得太少。

3. 要正確— 不要怕回答問題、不要忽籠、不要威脅嚇唬、也不必硬充專家。

蔡佩芬又把兒童性教育分成兩個層面,分別是知識層面和價值層面:「知識層面是要解釋何謂『性』,同性別的父或母親負責向孩子解說性知識細節的部份,也需要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以及遇到性侵犯這樣的事情時該如何處理;價值層面則是『性』在生命與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如何合宜的對待異性朋友。」

最後,蔡佩芬提醒性教育不止在身體器官的範疇,更重要的是教導《聖經》對性的看法和貞潔的觀念。

蔡佩芬現任中國網路事工主任,負責編輯出版新麗人網路雜誌,丈夫王大慶牧師在美國北加州灣區基督一家牧會。育有三位兒女;現在基督神學院攻讀教牧博士。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