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研究證實:祈禱有治療效用

2014 十二月 30日, 星期二 20:55

紐伯格博士向記者展示在電腦屏幕上的腦活動圖,指出紅色的部分是代表休息,但當人開始禱告的時候,這些紅色都變成黃色。(圖:NBC News)
紐伯格博士向記者展示在電腦屏幕上的腦活動圖,指出紅色的部分是代表休息,但當人開始禱告的時候,這些紅色都變成黃色。(圖:NBC News)

不少基督徒都見證過禱告能夠醫治疾病的真人真事。近日有美國的臨床醫學研究證實,祈禱確實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用。

美國NBC新聞近日報導了紐約布魯克林一位半身癱瘓的神父靠著禱告得醫治的故事,引起觀眾的熱烈反應,因此決定就「祈禱能否治病」這個話題作一次專題報導。該報導上週在《晚間新聞》時段播出。有一位在賓州的醫生在過去20多年來一直在研究禱告對人腦的影響,他肯定禱告具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用。

托馬斯.杰斐遜醫院(Thomas Jefferson Hospital)結合治療中心主任安德魯.紐伯格博士(Dr. Andrew Newberg)將放射性染劑注射入研究對象身上,然後觀察他們在禱告的時候,大腦產生怎樣的變化。他向記者展示在電腦屏幕上的腦活動圖,指出紅色的部分是代表休息,但當人開始禱告的時候,這些紅色都變成黃色。

Like Us on Facebook

紐伯格說,這不但證明有腦活動水平的變化,而且我們看到多種神經遞質和大腦的化學物質也有變化。因為大腦掌控身體的基本功能,如心跳、血壓和免疫系統,所以這證明了當人禱告的時候,你可以對全身上下帶來變化,而這有可能帶來治療的效果。

根據他的研究結果,紐伯格認為,醫藥和祈禱應雙管齊下。他說,「據我們所知,這(禱告)是不能治愈癌症的,這是不會治愈心臟病人的。我們不能告訴人『你禱告就會好了』......這並不合理。」

「它(禱告)會有作用的原因是,它是那個人的信仰的一部分。」紐伯格說。

紐伯格曾觀察一些修女禱告的時候的腦活動,他表示非常「有趣」。他指出,他看到了腦裡面與「自我」有關的區域開始「關閉」。他說,「你與神連結在一起,你與世界連結在一起,你的自我就會消失」。

杜克大學「靈性,神學和健康研究中心」的醫學教授哈羅德.科尼格博士(Dr. Harold Koenig)也是長期研究信仰與其醫學作用的專家。他說,現時已有超過4千個研究希望找出信仰與健康之間的關係,未來1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三倍。

科尼格指出,多數研究表明有信仰的人的心理健康比較好,較少出現憂鬱;即使患上憂鬱症,也能更好地應對。他自己的研究表明,每天禱告的人患高血壓的機會少40%;有信仰的人較少酗酒和抽煙,而且比較多運動。

「他們一般比較健康。」他說,「有信仰的人是信仰群體的一部分,並且與神建立關係,所以可以這麼說,他們是比較快樂的。這已是被證實的,現在有數以百計的研究表明了這一點。」

當然,仍有不少學者對於禱告和信仰的作用存有懷疑。《盲目的信仰》作者理查德.斯隆博士(Dr. Richard Sloan)反駁說,「吃巧克力有會令大腦活動改變,任何事情都可以造成腦活動改變......因此當人禱告的時候,腦活動有改變並沒有什麼特別。」而且他認為很多人禱告醫治後有轉好才會說出來,沒有好的就不說,所以不能說準。然而,他同意信仰可以給面對壓力的人帶來安慰,但不鼓勵人為了得到健康好處而追求宗教信仰。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