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黑暗》即將上映 紀錄年輕醫生信心抗擊伊波拉歷程

2017 三月 15日, 星期三 19:32

(Photo : 撒瑪利亞救援會)

紀錄片《面對黑暗》(Facing Darkness)將於3月30日在美國影院上映一晚,這部影片講述了在西非工作的美國救援人員感染了伊波拉病毒後被連夜送回國治療的種種掙扎,但信仰和決心最終讓他們恢復了健康。

執行製片人葛福臨清楚地記得2014年的一天,他得知肯特•布蘭特利醫生(Dr. Kent Brantly)在利比里亞感染了伊波拉病毒,覺得他肯定要死了。布蘭特利醫生是撒瑪利亞救援會的年輕醫生。

「當我發現他染上了伊波拉,那是我人生的最低谷,」撒瑪利亞救援會主席葛福臨告訴基督日報。「這位年輕的醫生奉耶穌基督的名在那裏侍奉,他現在要死在非洲了,但我卻不能做點什麽。我知道這是判了死刑,我幾乎什麽都做不了。大門關閉,時間在流逝。當你感染了伊波拉,你最多只有十天的時間,你死定了。」

布蘭特利醫生並不是唯一感染這種病毒的人,這種傳染病每周奪走數百人的生命。南希•萊特博爾(Nancy Writebol),在蒙羅維亞的ELWA醫院協助布蘭特利醫生的護士,不就也被診斷染上了伊波拉。然而,正是這兩位宣教士的勇敢帶來了國際關注,那年6月到處都是病毒肆虐的新聞,世界開始齊心協力努力遏制這一致命性病毒。

Like Us on Facebook

「上帝有一個計劃,那就是這部電影的意義,」葛福臨解釋說。「上帝在行神跡,而且不止一個。這不僅救下了布蘭特利醫生和南希•萊特博爾,同時他們的情況還世界了解了什麽是伊波拉,以及如何抗擊和應對這種疾病。直到布蘭特利醫生患病,這個國家才知道如何抗擊伊波拉。突然之間,世界上最危險的病毒——美國忽視的——就在這裏,這讓美國醒了過來。」

2014年3月,伊波拉爆發,利比里亞、幾內亞和塞拉利昂的逾2.8萬人感染了伊波拉,短短幾個月造成1.1萬人喪生。布蘭特利和萊特博爾就在病毒爆發的中心努力照顧病患時發現自己也感染了這種疾病。這一消息傳來,撒瑪利亞救援會的團隊不辭勞苦地把兩位宣教士帶回美國接受治療——這是看似不可能的壯舉。

據悉,布蘭特利醫生當時回應神的呼召,帶著妻兒一起到西非的賴比瑞亞,展開為期兩年的醫療服事。後來伊波拉疫情爆發,布蘭特利把妻兒送返美國,獨自留在當地服事那些病患。 「布蘭特利醫生是那裏醫院的傳教士,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告訴所侍奉的男男女女,神愛他們,並且在乎他們,」葛福臨接受基督郵報採訪時說。

布蘭特利醫生曾向媒體見證自己在病中如何緊緊的抓住神。他說:「在往後的九天,每天我都躺在病床上,身體越來越不適、越來越弱。我向神禱告,求祂幫助我在疾病中仍然對祂忠心,並且無論我是生或是死,願我的生命都是榮耀祂的。」

布蘭特利現在沃斯堡JPS 健康網絡做醫生,他在影片中說,「信心並不會讓你安全。」葛福臨說這句話會堅固每個基督徒。

「我希望每個人都知道,無論你面對人生中的什麽風浪,神都與我們同在。如果我們信靠基督,我們就不必害怕。即使我們的生活即將結束,那又怎麽樣?我們會直接進入全能神的同在中。我們都會不時面對黑暗——我們走進這些風暴。我想讓人們知道,上帝是存在的,布蘭特利醫生等就是神良善的見證,如果他能為他們這樣做,他也可以為我們這樣做。」

葛福臨說,他希望這部影片能夠鼓勵觀眾,並在年輕人中興起「軍隊」,回應上帝的呼召。「我祈求上帝將興起一隊年輕的男男女女,他們看了這部影片,也要這樣做,」他告訴基督日報。「我禱告,像布蘭特利醫生和南希•萊特博爾一樣,年輕人也願意去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角落,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這是我的禱告,希望上帝使用這部電影為他觸動下一代人。」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