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使團為《天堂小屋》舉行感恩觀影禮 該電影備受質疑

2017 四月 24日, 星期一 17:58

(Photo : 影音使團提供)

4月19日,香港影音使團為紀念人生熱線「邁進十五周年」,舉行《天堂小屋》感恩觀影禮。此電影其中對三位一體的描述不符合聖經引發爭議。

《天堂小屋》是根據美國暢銷作家威廉·楊格(William P. Young)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曾拍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吉爾·內特(Gil Netter)擔任導演。這是一齣講述心靈治療電影。故事講述一位飽受喪女之痛的父親,籍著一趟小屋之旅接受三位一體的上帝、耶穌和聖靈的治療、安慰和磨練,經歷一場傷痛的洗禮,最終懂得以天父對世人的愛和寬恕,放下對殺害女兒兇手的仇恨,從黑暗進入光明,更解開多年來埋藏心底的傷痕。

影音使團大讚這是一部心靈治愈系的佳作,生活在傷痛、焦慮、痛苦、抑鬱和無助之中的人們,內心深處都渴望有一間「天堂小屋」,在裏面得到醫治。影音使團於2003年創立「人生熱線」也是以此為宗旨,竭力以聖經真理為基礎, 透過電話輔導和祈禱向有需要的人士作出輔導,讓來電者願意回應並進入「小屋」,與上帝一同回到生命最傷心黑暗之處。

《天堂小屋》上映後備受基督教界關注,但值得注意的是其對三位一體的描述更備受爭議。《基督郵報》客座專欄作家麥特·摩爾(Matt Moore)表示這部影片很恰當地展現了上帝一部分的屬性,例如慈愛和親密,他無條件的醫治和包容,神與人同桌共餐或時不時在門廊上聊聊天,然而完全沒有談及上帝的另一面,即他的聖潔、公義、可敬畏,神以烈怒對待那些以不信悖逆他之人(約翰福音3章18節)。這樣以來,人對神完全缺乏敬畏,影片中麥克從來不敬拜神,但是要知道他是永恒、超越、全能的神。

Like Us on Facebook

此外更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存在嚴重的神學錯誤,無異於異端邪說。作家、博主蒂姆·查理斯(Tim Challies)影評稱電影以形像來刻畫上帝,認為「這絕不是小事」、「聖經明確、反覆地禁止這樣做」。他在Boundless網站寫道,「十誡的第三條就是禁止為神雕刻任何有形的圖像。敬拜這種形像,承認這是神,或是甚至假裝這是神,這都是犯了拜偶像的罪。」

查理斯指出,這本書「對此悄然顛覆」,挑戰讀者遠離基督教「先入為主的觀念」,例如教會、聖經和神學,並邀請他們接受電影中的演繹。 「雖然我們研讀聖經時當然要保持一定的客觀性,但上帝還明確地告訴我們很多東西,這是我們需要緊緊抓住的,」查理斯寫道。「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在神學上可靠,符合聖經真理。」

查理斯還評論說,這本書「以個人經驗為代價淡化聖經」,當談及聽到神的聲音時,故事並沒有給出與聖經的關聯。小說中的福音信息也不完整,「很少談及罪和公義」。

近日,這本暢銷小說的插畫師達沃奧爾德里奇(Dave Aldrich)也在社交媒體上發聲,表示為設計這本導致背教的書「深感遺憾」。他寫道:「10余年前,我被這個故事迷住了,能夠參與這本書的圖畫創作深感榮幸。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想認識書中所描述的這位神。《天堂小屋》精彩地向我呈現了一位令人難以置信的可知和慈愛的神,完全饒恕、沒有判斷的神。」

隨著這部電影的上映,奧爾德里奇的立場發生了轉變。「我現在對參與和推廣這本書,深感遺憾。電影《天堂小屋》的上映把這一切想法帶回我的腦海,我覺得有必要對因我設計這本書而受到誤導的人道歉,」他補充說。

雖然有人說,這不過是一部藝術作品,但他仍然認為,這一著作是在傳播神學思想。「許多人仍然會說這本書只是一部虛構作品,但作者本人威廉·保羅·楊格被引述說:《天堂小屋》講的是神學,但是包裹在故事裏的神學,」 奧爾德里奇強調說。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