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管理大師余德淳博士剖析「為何跟人無話可談﹖」

2017 八月 24日, 星期四 23:58

擁有多年輔導經驗的余德淳博士以「點解冇偈傾」為題,向聽眾分享有關的研究及心得。
擁有多年輔導經驗的余德淳博士以「點解冇偈傾」為題,向聽眾分享有關的研究及心得。

隨著年紀增長,人漸變得沉默寡言,甚至失去了與旁人溝通的動力。而擁有多年心理輔導經驗的情商管理大師余德淳博士以「點解冇偈傾」為題,向聽眾分享有關的研究及心得。

他說:「對人說話是來自推力,而抗拒對話源於拉力。」余博士稱,拉力有兩種,分別為「迴避」及「趨避」。所謂「迴避」是指有些人習慣與旁人拉開距離,就如乘車時他們會刻意瑟縮於人少的角落。而「趨避」則更甚於「迴避」,這類人往往答應赴約後臨陣退縮,因他們時常會對社交場面的交談感到不安及緊張,這種人於婚宴聚會中屢見不鮮。

專長於情商管理的余博士說:「1994年有研究指出,抗拒與旁人交心的人大多在10歲以前有著被朋輩排擠等的負面經歷,使他們從此認為知己朋友不可盡信。」因此,在職場上被視為謹言慎行的人即便同事多年亦不易向人吐心聲。但與此相反,亦有五成的人即使有童年陰影,亦願意向人透露心事。

Like Us on Facebook

究竟人天生是否喜歡與人交心?這則是牽涉到「同理心」的問題。余博士以幼稚園的適齡學童作例子。小孩上學因暫別家長而哭鬧的情況時而有之,但其餘孩子見狀也自然地泣不成聲。余博士指出這是因人有「感同身受」的能力。當一個孩子哭的時候,其餘的也頓覺自己的家長「不見了」,連鎖反應便一觸即發。

但隨著人的成長和自我的建立,習慣地對他人的感覺不再敏銳。就如初出茅廬的心理學學士生對於抑鬱症個案會感到不安;但對於一個有臨場經驗5年的碩士,即便「天塌下來」也能處之泰然,他得出一個結論:「這是因人慢慢接別了生老病死是正常的。我們對人是concern(關心)而非attach (依附)在別人的情感上。」

他又說:「而人對人越久,控制情緒的能力便越強。」男性就當中的表表者,對很多事亦能「粉飾太平」,將情緒隱藏得很完美。但是,他又提醒,當人人都過度控制情緒,人之間的相處就會變得非人性。

人的相處應以愛心相待。因此聖經說:「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腓1:9)談及愛心,就如一個心理治療師在預約爆滿的情況下,仍然願意抽出餘暇接見有緊急需要的病人抑或拒之諸門外,從他的選擇便否可知一二。假若他選擇後者,則證明他對人的關心是有限度的。

曾獲第一屆優秀社工獎的余博士原來並沒有註冊過成為正式社工。這是因他會採用一些私人方法,如把小孩接到家中同住以了解受助者的生活,而這些手法在社工界卻是不容許的。他說:「無論這會否影響到我的事業或命途,我寧願放棄所謂的光榮,也不想受一個行業牽制着我去幫助別人。而作為一個基督徒,這些挑戰很大。」

他又告訴聽眾,當人願意交心,才能進入他人的困難,如耶穌所言以奴僕的樣式助人。余博士曾遇到一位妻子新逝的男人,該男人對於旁人反覆的慰問感到喘不過氣,余博士則從他言談間看出,他最擔心的其實是如何向兩個子女交代。但他偶爾翻開太太生前所買的一張生日卡,看到當中的一句話,使他釋懷:「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這個男人從此相信一切都早已預備,而因此擔憂也一掃而空,成為了一個活得快樂的人。

而更令人意外的是,後來他與一對兒女和一個領養的孩子更遇上另一個同樣有三個小孩的家庭,而那三位小孩也各自與他家中的孩子同齡,因此兩家人份外投契,於是生活得更加快樂。後來余博士發覺,原來人願意打開心窗與人談話是因遭逢困難沮喪後遇上巨大的喜樂,而這個反差會使人禁不住與人分享。在心理學中,這稱為「高峰經驗」,在信仰中人們時常經歷的。

余博士總結:「『點解冇偈傾?』是因為沒有值得開心的事可以分享。而生命平淡枯燥,是因我們靈裡太平淡,缺乏與上帝溝通,所以在地下自然苦悶,遇到的事也千年如一日,如《傳道書》所言。而在日光之上,卻是人人充滿愛心,願意分享開心的事,過不一樣的生活。」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