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變「性解放教育 」台灣兒童青少年性病大增

2017 十一月 24日, 星期五 4:04

台灣性教育過度強調性探索,導致感染性病年齡層急遽下降,台灣衛福部於本周舉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委員審查會議。(圖:兒盟總會)
台灣性教育過度強調性探索,導致感染性病年齡層急遽下降,台灣衛福部於本周舉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委員審查會議。(圖:兒盟總會)

台灣近五年兒童及青少年患性病大幅增加,當中淋病更增加了三倍,令人堪憂。台灣兒科護理教師、本身亦是台北和平基督長老教會執事的趙國玉近日撰「青少年健康權應優先於性權」一文,提到台灣的性教育成「性解放教育 」,與性健康背道而馳。

趙國玉認為跟台灣性解放進入教育有關。她指出,現時台灣從國中開始已教導「兒童性探索」,強調使用保險套的效果。自2011年課綱修正後,內容更為激進。宜蘭縣立內城國民中小學中部健康促進網頁顯示,學校在課堂教導學生「戴保險套就是安全性行為」,將性行為正常化,無疑正面鼓勵婚前性行為。

此外台大機械系入學考試卷引《聖經》指「家庭是由一夫一妻組成」卻被檢舉違法,並判決需教導學生尊重多元性別的差異。該校最終被罰款三萬元。

Like Us on Facebook

作為兒科護理教師的趙國玉表出,非婚姻關係的性行為愈早發生,患得性病的機會愈高。在美國,19歲之前有性行為的青少年當中佔四分之一患有性傳染疾病;已發生性行為者,更有二分一的人在25歲前感染超過一種的性病。在進行性行為之時,即使戴上保險套,亦只能發揮8成避孕功能,保險套亦可能脫落、破裂或過度拉扯,病原體從邊緣出來,而使保險套失去防護效果。

青少年發現致病源時往往已是發病狀態,無法於疾病初期被發現。年紀愈小現象愈明顯。在台灣今年就有一名13歲的愛滋患者,四月通報,五月過世,說明兒童與青少年在預防、診斷與治療上有著很大的限制。

據台灣衛福部民國105年死因統計資料,2016年愛滋病已成為台灣青少年的十大死因之一。反觀新加坡,近五年在性教育中強調性節制與性傳染病,青少年性傳染病降低一半。

她寫道:「性教育並不是性解放教育,不應該與性健康背道而馳。站在醫療的角度,要避免不要有性傳染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儘可能延後青少年性行為發生的時間,甚至延後至婚姻關係中。兒童與青少年的性權應該建立於健康權的基礎上。」

她期望台灣性教育教導孩子節制的觀念、對性傳染病的知識進行正確教育,以減低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性傳染病的發生率。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