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基督教出版界前景堪虞 海外需求挽頹勢

2018 一月 23日, 星期二 1:25

陳培德牧師分析文字事工的挑戰與傳承。(圖:youtube 擷圖)
陳培德牧師分析文字事工的挑戰與傳承。(圖:視頻擷圖)

基督教文字事工歷史源遠流長,上世紀60至90年代發展蓬勃,惟近年基督教出版業經營困難,有著多種原因。德慧文化創辦人之一陳培德牧師接受《基督教週報》專訪,分析後回歸時期香港教會文字事工的挑戰與傳承。

文字出版與馬禮遜來華

陳培德談到文字出版的歷史,先從一位重要人物說起,就是新教首位來華宣教士蘇格蘭人馬禮遜(Robert Morrison)。陳培德稱:「馬禮遜是一個出色的文字工作者,1807年9月取道美國抵達廣州後,找來兩位中文老師教他學習語文,著手編製字典,秘密翻譯聖經,至1815年已完成新約聖經出版。他更曾先後在廣州、馬六甲和澳門設立印刷所,又把中國傳統木刻印刷與西式活字印刷技術結合改良,減省成本增進效益,建樹良多。」

至於福音來華後,最初一個半世紀發展並不算順利。「神州大地長期政局動盪、戰亂頻仍、教案不斷、改朝換代,加上排外情緒高漲,教會出版事業只能達到引進印刷技術、出版報章、介紹西學、激發思潮、衞道護教、建校施教、傳教建堂、記錄傳教事跡、儲訓編寫人才。」

Like Us on Facebook

1949年新中國成立,教會出版中心才由廣州、上海、漢口轉到香港,資深出版編譯人才南下,出版機構和人才匯聚躍動。

60至90年代出版事業黃金期

陳培德指,香港教會在上世紀60年代尾至90年代初歷經薪火傳承,出版工作多已由西方宣教士交給華人出掌,加上新興異象的個人和群體湧現,蓬勃發展,熱鬧非凡。

但從1982年中英兩國草簽殖民地主權回歸後,三十幾年間香港曾出現過至少兩次移民潮,為數不少的資深出版和營運人才隨之流出。加上台灣在1987年解嚴,在此消彼長下,當地教會出版事工有長足發展,陳培德認為台灣早已取代香港教會在這方面的領先地位。

陳培德分析傳統教會出版單位可概分為兩大類型:「其一,是有公會或宗派教會背景的,多由西方宣教士創立,後交華人接棒出掌,有自置物業,主要供應本宗派聖詩、教本、教材,規模大者更以供應聖經作主要業務。其二,由個人或福音機構創辦,以別樹一幟的異象拓展新局面,靈活多元,敢於嚐鮮。」

他指弊處在於倉存積壓和長期虧損下,前者備受由教會和社會精英組成的董事會施壓,裁減出版經費和人手,最終容易成為只是「宗派的出版社;後者於始創黃金十年或廿載後,也才會恍然發現後繼無人,傳承不易。

基督教出版下滑

陳培德表示:「近年本地教會普遍多只關心會友人數增長,與信徒生活脫節,也缺乏積極動力信徒培育,或透過建立讀經和良好閱讀習慣,藉聖經和屬靈書籍幫助自力成長。」從這些年間為數不少教會書店紛紛結業、書店零售經營歸邊、好些教會圖書館辦不下去,出版社管理層人事更替和「地震」頻繁、出版書籍數量急降等現象看來,文字事工前景確實堪虞。

事實上,香港教會出版界曾經歷過由宣教士或文人主政,至及後以營銷和管理主導兩個時期,人才輩出,閱讀風氣大盛。

他也覺得可惜是,「在教會缺文化政策下,多年來不經意地變成長期由大型書展和書獎帶動的態勢,出版發展沒有核心,只憑各自各精彩。不僅如此,一些明顯的缺環或缺失卻早已根深蒂固,如書籍出版路線只重即買即用,著作外文翻譯為主,沒有文藝作品、藝文作者和藝文讀者,本地作家奇缺,作者譯者難以靠『爬格子』維生,堂會和信徒長期需索購書優惠,反之亦有堂會視售賣屬靈書籍為商業活動被拒門外。」

網絡興起出版業受挫?

有人批評信徒閱讀風氣不彰是受網絡、電子書和智能手機普及所衝擊,故教會業界應該出版更多電子書來因應。陳培德覺得這未必是個主因:「若往深處去想,近年科網和載體雖然改革驚人,那不過是資訊流速和媒體應用的變化,閱讀、分析、思考、批判、應用全都沒有改變。今天基督徒真正的問題是忙碌,又不肯多花時間閱讀,致讓信仰變得空洞化,面對不了這世界的變幻!」

海內外新力軍興起絕處逢生

「感謝神,多年來上帝在世界各地和國內興起不少愛好閱讀、認真思考的愛書人,情況令人振奮!在不違反信仰原則前題下,海內外教會和信徒的龐大靈命追求需要,足可彌補香港教會文字事工的頹勢,成為開闢出版新局、面對挑戰及傳承的要素。此外,本地還出現了一些富特色和有承擔的單位,成為出版業界新力軍,這是值得欣喜!」

最後,陳培德發出向教會發出挑戰:「香港教會文字事工前路如何?誰來關心?誰來支援?要來接棒的新銳文字人在哪裡?要為誰出版?誰來閱讀?誰來作閱讀教育?這都是我們要一起來回答的問題。回歸二十年以來,作為香港教會雙翼之一的文字事工,走得不算好,但『文字不振,良禽折翼』,不應該就是個結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