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家庭教會面臨「白色殉道」

2013 九月 13日, 星期五 13:41

繼探討中國城市家庭教會復興的原因及歷史意義之後,洛杉磯基督教與中國研究中心總幹事李靈再次於《今日華人教會》(8月號)發特稿,分析奮起的中國城市家庭教會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文章開篇指出,當中國城市家庭教會以朝氣蓬勃的生命氣息、主動積極的姿態融入及影響社會的同時,自身也隱含嚴重的危機。

首先是關於基督教信仰與中國文化的關係問題,即基督教神學的本色化問題。

文章分析,當前中國城市家庭教會通常呈現兩種傾向:神學儒學化——從傳統道德倫理來註釋基督徒的生命實踐;神學意識形態化——關注社會、改造世界來註釋基督徒的使命感。

這兩種神學觀念前者注重倪柝聲及王明道神學觀念,後者強調加爾文神學思想。但是若過於強調某一種神學思想和觀念,往往會忽略最重要的基督徒的生命如何被主得著。

其次,關於教會管理(治理)問題。

文章認為,在中國家庭教會還沒有合法身份的宗教環境下,教會管理(治理)方面容易出現以下危機:

(一)教會領袖團體出現「幫會現象」,即教會中出現同鄉會、同行會及同學會等,有的甚至以特殊的關係壟斷教會的領導權,教會出現「任人唯親」、「一朝君子,一朝臣」的現象。

Like Us on Facebook

(二)財務管理不透明。

由於家庭教會帳戶實情公開會給政府提供打擊教會的把柄,所以教會往往在財務管理方面不夠透明。這也使得教會難以對財務實行監督,而管理上的空白會增加挪用、私吞公款等犯罪的可能性。

李靈用「意義很大,問題很多」來概括城市家庭教會的實際情況,他呼籲中國教會迎接挑戰,面對未來。

他提出,中國城市家庭教會奮起給中國教會及社會帶來的積極意義包括:基督教已從邊緣走向中心;基督教深深根植中國大陸社會,取得全社會「認同」邁出了關鍵一步;對現實的中國大陸社會的現代化發展也同樣起著無可估量的作用,彌補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的改革開放在毫無精神準備的情況下倉促上陣,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

其中,基督教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基督徒的生命見證、教會在都市中發揮的實際影響,都將在推動中國大陸新文化建設、改善社會風氣、提升社會道德、改善家庭夫妻關係和孩童教育等方面發揮作用。基督徒遵循《聖經》為人處世原則,也會自覺遵循世上的法律法規,這種良好的公民模範甚至還會間接影響到中國大陸的政治文化及政治體制。

可以說,城市教會所具有的條件已經為其能在社會中發揮這些積極作用做了充分的預備。而能否起到以上影響力,在於教會會眾是否願意為主摆上。

李靈特別提醒,今天教會面對的外在逼迫減弱了,與世界衝突的形式不再是教會殉道的首要樣式,教會面臨的不再是監禁、流放、批鬥等,而是金錢、名聲、權力、感官享受等等世界價值觀的引誘。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抵制世界價值觀的誘惑,堅持基督的生命樣式——白色殉道,已經成為中國教會生存與發展的首要挑戰。

(白色殉道:相對於流血,甚至犧牲生命為主殉道,白色殉道也是一種特定形式的十字架生命。是指在教會與世界共處於同樣外在社會環境的條件下,以基督的十字架為動力淵源,基督徒爲了持守聖經生活方式而拒絕世界價值觀與感官誘惑的生命樣式。)

相關文章:城市家庭教會復興 積極影響社會價值觀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