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創豪:「眾星要從天上墜落」——耶穌沒有科學知識嗎?

2015 四月 20日, 星期一 5:19

 作者:余創豪

李白在《望廬山瀑布詩意圖》中寫道:「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若果我告訴你:這篇文章之目的是分析李白是否具有科學知識,世上有沒有高達三千尺的瀑布呢?這個比喻是否無稽之談?因為如果星星從天上掉下來而撞擊地球,世界將被毀滅。

讀者可能會說,這種無聊的分析只是浪費時間。然而,美國無神論作家約翰‧洛夫特斯(John Loftus)卻提問過類似的問題。洛夫特斯原本是一位傳道人,但後來他決定放棄基督教信仰。在《基督教錯覺》這本書的其中一章,他批評耶穌在《馬可福音》第十三章第二十四至二十五節所說是不科學的:「在那些日子,那災難以後,日頭要變黑了,月亮也不放光,眾星要從天上墜落 , 天勢都要震動。」

無神論者指出:在古時候人們誤以為星星是懸掛在天空中的小物體。因此,耶穌無知地說在世界末日時星星會掉在地上。如果《聖經》是神所默示而耶穌又是上帝的兒子的話,祂怎麼能犯下這樣幼稚的科學錯誤呢?洛夫特斯拒絕這無非是誇張格修辭的解釋,他徵引愛德華‧亞當斯(Edward Adams)的著作《星星會從天上掉下來:新約的宇宙性大災難與其世界》而斷言,耶穌按字面去理解,在世界末日之際星星真的會從天上掉下來, 而早期的基督徒亦按字面相信。

Like Us on Facebook

其實,耶穌所說的話是出自《以賽亞書》第十三章第十節和第三十四章第四至五節:「天上的眾星群宿都不發光,日頭一出就變黑暗;月亮也不放光,天上的萬象都要消沒。……天被卷起,好像書卷,其上的萬象要殘敗,像葡萄樹的葉子殘敗,又像無花果樹的葉子殘敗一樣。因為我的刀在天上已經喝足……。」

在《基督教錯覺》的另一章中,埃德溫‧巴賓斯基(Edwin Babinski)批評以賽亞和其他舊約作者也缺乏現代科學知識。然而,以賽亞真的按字面地相信天空可以像捲軸一樣捲起來嗎?難道他真的以為神的刀有張咀巴可以飲血嗎?如果耶穌的說法應該是照字面解釋,那麼《以賽亞書》也應否從字面上去詮釋呢?基於同樣道理,《啟示錄》描述有一隻有七頭十角的獸自大海出來,難道作者真的意味著,在未來會有類似巨龍哥斯拉的怪獸浮出大海嗎?

你可以批評「眾星要從天上墜落」這句子不科學,然而,即使包括科學家在內的現代人,今天仍然經常使用不科學的語言,例如我們習慣說「日出」和「日落」,雖然我們知道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陽並不圍繞著地球升沉。即使科學報告中也充滿這類型的錯誤,筆者是一名攝影師,我常為了攝影而檢查景點日出和日落時間,原則上日出和日落報告是基於精確的科學測量和預測,但事實上它們都是在科學意義上不正確的!我們見到的日出和日落只是幻影蜃樓,這是由於大氣折射而導致光線彎曲,你以為此刻太陽在你面前,其實真正的太陽在另一位置。但我們還是要說「日出和日落時間」,而不是說「出現扭曲太陽影像的時間」。

當我們說「風很涼快」,這也是不科學的。「涼快」是一種主觀感覺,風本身不會涼。基本上,溫度是原子震動的結果,當原子和分子在隨機的方向迅速搖動時,溫度便會增加。與此相反,當風在單一方向移動分子時,溫度便會冷卻下來,因為風增加了熱能離開我們身體的速率,所以我們感到涼爽。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離開房間時,我們應該把風扇關閉,任由風扇開啟並不會降低室溫,因為涼爽的感覺是跟隨著你的。然而,即使包括科學家在內的現代人,還是說「風很涼」的,而不是說「風正在從單一方向推動分子,使我們感覺涼爽」。

如果耶穌擁有現代科學知識,衪是否需要用精確的科學術語去向當時的聽眾說明一切呢?即使《聖經》作者並不知道現代科學,這也不意味著《聖經》不是神所默示的。今天,許多福音派神學家認為《聖經》是無誤的(infallible),但不是無錯的(inerrant)。換句話說,《聖經》在關於救贖和其他核心信息上無誤,但《聖經》未必在歷史和科學上絕對準確。早在一九八七年神學家詹姆斯‧鄧恩(James Dunn)已經提出了「以《聖經》解釋《聖經》」的原則(Scripture to interpret the Scripture)去理解耶穌和新約《聖經》作者,鄧恩發現耶穌和新約的作者並不是按照字面去解釋《聖經》,我不明白為什麼洛夫特斯在「眾星要從天上墜落」這句子上大做文章。

(2015.4.20)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