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除俱樂部心態 北美教會華人事工復興有望

2018 二月 28日, 星期三 3:26

年輕中國留學生是教會的服侍對象。(圖:網絡圖片)
年輕中國留學生是教會的服侍對象。(圖:網絡圖片)

北美於上世紀60、70年代興起港台留學潮,80、90年代港台移民潮,該地華人快速上升,華人教會亦快速地成長,時至今天,信徒人數下降,教會萎縮,原因何在?是否與華入留美有關?

根據皮尤調查公司(Pew Research Center)於2013年公佈題為「美國亞裔崛起」(The Rise of Asian Americans)的報告,在美國的亞裔人口約有1700萬,華人約400萬,佔美國亞裔人口約23%。甚至在本世紀近20年,中國留學潮依然強勁。大批年輕中國留學生赴美讀書,許多為10多20歲的年輕人。

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師董家驊在《舉目》雜誌發文,認為北美華人教會老化的原因,在於兩大點。

教會資源分配傷腦筋

董家驊指,現時北美華人教會的信二代為土生土長,以英文為母語。教會若要按照語言服侍會友,崇拜至少要分成兩堂,即華語崇拜和英語崇拜。由於教會多是中小型,資源有限,若要發展年輕人事工便要做出抉擇,優先發展英語青年事工,還是華語學生事工?

Like Us on Facebook

除了慮事工發展的先後,教會未來的發展與交棒亦舉步為艱。正道神學院老師林慈敏更用「中餐廳」比喻北美華人教會的困境:「華人到美國辛苦經營中餐館,生意興隆一時。年老時想把店交給自己孩子,可惜孩子在美國長大,嫌店面破舊經營理念過時,若把店交給店裡長大的小夥子,他們只想在老店中增加新元素。那麼,交給自己孩子全面翻新店面,還是交給在店裡幫忙的小夥子,在既有的基礎上稍加創新,留存原本的中餐味?」

華語學生事工高風險低回報

董家驊指,投入華語學生事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資源,但無法保證吸引學生來到教會,因學生流動性高,畢業後較大可能回國或搬到其他地區。另方面,華語學生事工高風險、低回報,北美華人教會沒有積極向每年幾十萬中國來美留學生傳福音。

董家驊稱:「這反映出人性的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承認和麵對自己的自我中心,在上帝面前尋求祂的帶領。」

他更指出教會的弊端,在於牧者長執視自己為教會老闆、公司經理,「他們不再關注教會外需要福音的人,只在意自己的親朋好友是否留在這『俱樂部』,對上帝的使命漠不關心。」

教會委身事主以天國為重

董家驊認為,教會不是營利為目的公司,應學效耶穌邀請門徒「來跟從我」,把自己完全交託給主,朝著永恆的國度前進。

「教會是移動中的群體。需要『心意更新而變化』,面對文化的改變,我們不能用『福音是千古不變的』一句話帶過,卻無視環境的轉變。」

他總結而言:「不論是香港、台灣、大陸、美國的文化,都不等同於上帝國度的文化。耶穌基督不但是道成肉身進入文化中,同時也批判文化,指出文化的有限和破碎,把人指向上帝終末的國。」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