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普查諮詢會 堂會趨大型化新增牧養調查

2019 一月 21日, 星期一 20:36

「2019香港教會普查」交流諮詢會。(圖:基督日報)
「2019香港教會普查」交流諮詢會。(圖:基督日報)

五年一度的「香港教會普查」將於今年6月進行,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於1月17日在伯特利神學院舉行「2019香港教會普查」交流諮詢會,整合歷屆普查結果分析二十年香港教會變化,並簡介是次普查的方向與關注,出席者有來自牧者與機構同工。

二十年香港教會變化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研究員劉梓濠先行簡介,從「普查」看過去20年香港教會的變化,包括堂會、信徒、教牧、佈道四個向度。

堂會發展趨向大型化

堂會發展方面,劉梓濠指出華人教會增長停滯,非華語教會近十年上升33% ,華人教會只增長6%。

堂會數目是按地區人口而增長,從2004年十五年間堂會增長集中在三個區域:元朗、西貢、觀塘,堂會因應政府人口政策而植堂;在西貢、將軍澳、東涌區仍有植堂空間。

堂會租用學校場地崇拜數目增長速度暫緩。從1999至2009年分別增加52及53間,但到2014年只增加19間。劉梓濠表示,堂會租用非宗教學校場地隱藏著隱憂,該類學校可能因著沒有宗教背景而停止租借給基督教教會使用,形成堂會發展的隱憂。

Like Us on Facebook

另外,崇拜人數五百人以上的大型堂會增加,從1999至2014年由44間增長至106間;劉梓濠表示,這反映教會增長下降而朝向大型堂會發展。

信徒流失 事奉下降 會眾老齡化

至於堂會崇拜人數,愈趨不均,七成人聚集在三成堂會裡;而信徒參與事奉比率下降。劉梓濠分析,堂會人數愈多事奉參與者愈低,原因來自信徒集中在大堂會,他擔憂堂會何來得動力。

劉梓濠亦指,有信徒流失的堂會漸多。他分析1999年、2004年及2009年三屆的普查,數據顯示二十年間有四分一堂會普遍流失。

此外,75%堂會增長減少,四分一堂會增長屬於大型堂會,排首位的堂會有七成增長,但第二高增長的堂會只得四成。會眾老齡化方面,劉梓濠指,1999年15至24歲組別從32.6%下降至25%,但45至64歲或以上的組別,在過往四屆普查都顯示正逐步擴大。

教牧退潮 女牧增加 佈道趨關係化

牧職空缺方面則按年減少,劉梓濠分析原因可能神學院培訓成功,或多有信徒委身全時間事奉,但轉職人次增多,在每屆普查中都上升,千多間堂會30多教牧退休。

另方面,女牧師比例增加,由1999年85人增加至2014年246人,增幅近三倍。

專為青少年開設崇拜的堂次,從1999至2009年由138次增加至483堂次。但從2009至2014年卻從483堂次下跌至452堂次。

該現象有指反映少年人崇拜流失可能是少年人長大,從少年崇拜轉向成人崇拜,或者是少年人斷層。但劉子豪質疑並嘗試找出原因,他發現156間堂會減少了少年崇拜堂次,但37間堂會增加成人崇拜堂次,所以扣減數字後得出119間堂會實質結束了少年崇拜。

堂會佈道方法亦改變,過去三年經常採用的佈道方法,以「友誼佈道」、「1領1」的方法有微升。劉梓濠指,反映後現代佈道手法著重人際經驗的分享。

對於整全福音如何落實,劉梓濠表示,堂會與社關趨緊密,亦透過兩途徑:提供社會服務、舉辦社關訓練及扶貧事工培訓。本地跨文化也因著社區存著不同種族人士而增加。

2019普查問卷新增牧養關注

對於「2019香港教會普查」的方向與關注,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胡志偉表示,該次諮詢會旨在集思廣益,刪減增生過去普查的問題,以期在2019的普查中問題能更精準,讓收集到的數據成為香港教會訂定未來發展策略的基礎。

他指出該次問卷包含六個範疇,如「同主任老齡化」;因著中美貿易戰而關注「教會經濟狀況」;另因應習近平新時代的宗教政策,而詢問堂會的「差傳或宣教事工」如堂會舉辦短宣的目的地。

胡志偉又指,問卷問題將新增「牧養關注」的部分,如「信徒離婚」的情況、近來社會關注「在堂會性騷擾」問題,了解堂會有否計劃製定防治政策等。

交流諮詢

在交流諮詢時間,有與會提出,因著新媒體的興起如用live轉播崇拜,建議收集有關的數據。

突破機構事工顧問、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提出,據教新《信念書》普查不限於堂會,期望能發問專為基督教學校、機構進行的普查。

胡志偉強調,普查有一定局限,並歡迎其他機構按其領域進行普查,然後互相補足。他並且重申,堂會普查只能反映到教會人口,並非全港信徒人口,但可反映教會心態的轉變,例如大堂會有足夠資源自行舉辦講座,機構的角色的調整,或需與大堂會合作舉辦事工。

明光社總幹事蔡志森提出,因著媒體的急速發展,教會使用媒體趨勢上升,如講道上載在臉書,教會使用官方的臉書增多,可在該方面更多了解堂會使用媒體的趨勢,胡志偉表認同,並將有關問題放在適當位置來發問。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