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二代反叛有因 做回自己經歷一手信仰

2019 一月 21日, 星期一 20:06

播道會恩福堂30周年堂慶,青少年齊參與油籬笆活動。(圖:播道會恩福堂臉書)
播道會恩福堂30周年堂慶,青少年齊參與油籬笆活動。(圖:播道會恩福堂臉書)

香港教會青少年流失率最高,其中「信二代」的流失更令華人教會關注。教會牧養信二代挑戰重重,有牧者認為,助信二代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人才是最重要。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牧師房大衛在和諧頻道(CHANNEL)分析信二代牧養困難之因並提出解決之道。

反叛期身分危機

基督徒父母多有期望子女在信仰上成長,親身經歷到耶穌的愛,建立第一身的信仰經驗,但往往事與願違。房大衛表示,信二代在教會的場景難開放自己,原因有二。

中二至中四的青少年正處於「尋找自己的階段,對自己人生不同的角色產生許多疑惑」,他們都質疑父母的經驗,同時又感受不到上帝的愛。

此外,信二代害怕在教會有很多「線眼」,父母的教友和朋友,因而不願開放自己說真心話,恐怕說話傳到父母那裡。這些都源於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出現的身分危機。

Like Us on Facebook

牧者助信二代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人

因此,房大衛認為教會需創造安全的空間給信二代成長。首先,教會與家長設立清楚的界線,青少年對教牧的傾訴,教會承諾保密,除了涉及生命危險或安全問題外,不會隨便轉告給家人,讓年輕人在安全的小組關係裡自由分享。

房大衛又指,教會培訓信二代的方針需調節。教牧一直以來都著重培訓信二代「你要成為怎樣的人」,但更重要是幫他們找到「你是一個怎樣的人」。房大衛解釋,教會應從「To know」和「To do」轉向「To be」。「To know」是傳遞真理、聖經知識給青少年;「To do」是教導他們怎樣履行,參與事奉,這兩方面不困難,但「To be」卻是重要的。

房大衛指其牧養的教會,八年前將主日學系統轉型為以年輕人主導的事工,讓他們主導活動或事工,牧者從旁觀察和協助,從過程中認識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他再指,為了牧者與家長對培育其子女有所共識,牧者可以到家長的團契分享牧養年輕人的理念,加強家長對青少年牧者的理解,也配合為信二代在教會成長提供空間。

最後,教會創建不同的事工讓青少年參與,並在過程中有不同的體驗,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身分位置。

教養信二代家長有責

探討信二代牧養,教會時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早年亦舉辦牧養教會信二代的交流會。該會總幹事胡志偉認為,教養信二代,家長有責。

他指,信二代會否繼續回到教會是家長的責任,而非青少年牧者的責任,家長應從小在家庭裡培養子女的信仰生活。兒童及青少年牧者的角色是協調。

他舉例,教牧在主日學作出相應的調整,讓信二代擔任小老師,年青人對年青人,課堂不致令信二代覺得沉悶。

在同一交流會,加拿大華人神學院助理教授王健安亦指,父母不同的周期有不同的角色。由最基本的以身作則到言行一致,再讓孩子從父母的行動中找到信仰的價值,最後鼓勵子女實踐他們的使命。他表示,父母的角色要不停地改變讓子女發揮,從而尋索到自己是怎樣的人。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