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機器人婚姻將成主流?牧師譴責敦促教會作為

2019 一月 29日, 星期二 17:49

《紐約時報》發文宣稱與機器人結婚已成為主流。 (圖:pixabay)
《紐約時報》發文宣稱與機器人結婚已成為主流。 (圖:pixabay)

可不可以跟機器人結婚?這是在承認機器人的「人權」還是人類進一步的道德倫理困境?《紐約時報》近日報導稱與機器人結婚正成為主流,科技公司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弗·貝內克牧師(Christopher Benek)指出,若機器人與人類平等,生產機器人的公司即成為性販子,呼籲教會關注科技發展,在倫理和婚姻諮詢上發揮應有的效用。

《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題為《你願意以這機器人作為你的...嗎?》,副標題又寫「今天我們通過手機墜入愛河。也許你的手機本身也能讓你滿意?」,表示在被各種交友軟件充斥的當代社會,有必要問問每個人是否都是「秘密的數字化性愛者」。《紐約時報》並在推特上宣稱:「認為有血有肉的人類在現實中可以與數字設備建立令人滿意的情感甚至性關系的想法,不再局限於反烏托邦的科幻電影。」

Like Us on Facebook

這篇文章采訪了曼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哲學和性學研究副教授尼爾·麥克阿瑟(Neil McArthur),他認為網絡性愛的每一步發展都伴隨鋪天蓋地的質疑,但最終這類事情會走向常態化,「首先是色情,接著是網絡約會,然後是Snapchat的色情短信。這些技術一個接一個地出現,引發了一波恐慌。但當人們開始使用這些技術時,它們卻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紐約時報》斷言,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真實性愛和網絡性愛之間的界限將變得模糊,尤其是在什麼構成了性「准許」的問題上,它認為這些模糊的界限將不可避免且「不一定是壞事」。

文章特別提到35歲日本男子近藤明彥(Akihiko Kondo)去年11月「娶」了一位女性模樣的全息照片的故事,近藤稱他的婚禮是「真愛的勝利」,多年來他作為一名動漫宅男一直受到現實生活中女性的排斥,認為自己是一個被歧視的「性少數群體」,稱讓他改變想法就好像是「試圖說服一個男同性戀和一個女人約會,或者一個女同性戀和一個男人談戀愛。」

基督教長老會牧師、科技事工「共同創造者」(CoCreators)的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托弗·貝內克指出,「如果我們現在承認機器人的權利與人類平等,那麽制造性機器人的公司就應該真正被視為性販子。」

他認為,近藤的情況恰恰說明基督教領袖需要學會在新興技術發展中正確引導人們,「當面對日益加快的神學改革步伐時,人們無法建立一致的倫理系統。這通常不是出於人們的不良意圖或惡意,而是因為他們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去探索和辨別為什麽他們會有這種感覺。」

他強調,牧師應該為現代社會的婚姻困境負一些責任,他說:「許多牧師在很大程度上都將婚前輔導減省至最低,或者幹脆放棄。他們的教會身份僅僅是一個代理人,而不是基督教社區中上帝關愛的代表。當我在一個旅遊區教堂當牧師時,我知道很多牧師會為遊客舉行婚禮來賺外快。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樣的行為,如果沒有周全的考慮,是不尊重婚姻制度或基督的。」

作為一個密切關注科技世界的牧師,貝內克認為既然「人類是上帝的人工智能」,那麼按照上帝形象創造的人類有一天也會有能力創造出另一種自主的人工智能,當今世界經歷的科技發展和倫理困境只是到達了初步探索階段,「在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半機械人,這將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

因此他強調,「我們需要仔細的祈禱和洞察力,以了解如何在與上帝、他人和我們的技術產物的關係中合乎道德地前進並採取行動。」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