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推綠色殯葬 禮儀啟發在世者生命

2019 三月 21日, 星期四 18:43

安息禮拜啟發悼念者堅強活下去。(圖:愛百合網)
安息禮拜啟發悼念者堅強活下去。(圖:百合網)

香港政府近年推廣綠色殯葬,在紀念花園或海上撒放先人骨灰,為鼓勵更多人選擇綠色殯葬,市民更可在名冊登記選擇送葬儀式。有從事基督教殯儀服務者以另類的角思考殯葬喪禮的意義。

綠色殯葬也可舉行宗教儀式

食物環境衛生署推出中央登記名冊市民選擇安葬儀式及按登記人意願跟進,市民可選擇按先人意願在紀念花園撒灰,或海葬二選其一。截至2018年11月30日,食環署與私營墳場合共處理逾6,400宗綠色殯葬,佔全港死亡人數約14.8%。

食環署表示,綠色殯葬鼓勵人們以環保及可持續推行的方式處理先人骨灰,在告別儀式上親屬也可舉行宗教禮儀悼別逝去的人。食環署亦早於2010年6月推出「無盡思念」網站,家屬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追憶及悼念離世者。只要輸入逝者的姓名,便可搜尋及瀏覽已上載公開的紀念網頁,亦可留言表示對逝者的思念。

Like Us on Facebook

安息禮拜讓悼念者堅強活下去

作為離世者的子女或親屬記念先人是盡孝道以示尊敬的表達,但在送葬儀式中,悼念者應以怎樣的態度面對?

基督教殯儀服務機構愛百合牧養總監吳思源近日在報刊發文指,在送別儀式或基督教的安息禮拜裡,除了思念先人還具有特別意義,藉此反思離世者的一生對自己的造就,並引領仍在世的悼念者好好地活下去。

吳思源引用已故靈修學家盧雲神父(Henri J.M. Nouwen)在其著作《Creative Ministry》對喪禮的看法,認為「在安息禮拜中,我們悼念比我們早一步離開的人;我們所作的遠超於敬虔地思念已去世的家人或朋友;我們體會自己正站在歷史洪流中,能夠肯定自己當下的境況是基於承認之前無數人活出他們的生命,引領我們到達此時此地好讓我們得著機會活出自己的生命。」

吳思源解釋,在喪禮中悼念者難免會傷痛,但卻進深探視自己的生命以致還以勇氣在人生的路途裡走下去,喪禮反而是值得慶祝的一場禮讚,「我們在他身上看到生死之間的奥秘,就是一個人如何造就了自己和一生,如何完成了上天交付他的使命。這個人起初只是一個全無自理能力的嬰孩,但後來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他未必有太多世俗意義的成就,但他肯定立己又立人。」

吳思源指,離別雖是痛苦而且是短暫的,但他能夠活了一生也是值得慶祝的。因此,吳思源鼓勵出席每一個喪禮的親人,除了悼念先人為他一生感恩,也勉勵自己好好活下去不枉此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