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扶貧離場? 教會四任務助燃熱情

2019 四月 26日, 星期五 18:46

按2015年社會福利署統計,香港有1,614名露宿者。(圖:網絡圖片)
按2015年社會福利署統計,香港有1,614名露宿者。(圖:網絡圖片)

香港教會參與扶貧形式不一,成效也有各異,但有些教會初嘗助人後,信徒熱情不再,教會在扶貧事工上如何繼續走下去?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基督教教育助理教授佘枝鳳在學院院訊發文,以實踐神學角度提供出路予教會省思。

佘枝鳳引用普林斯頓神學院教授歐斯孟(Richard Osmer)提出的理論,認為「實踐神學是幫助教會在與世界互動中,忠誠地參與上主的救世行動」,歐斯孟提出 一個實踐神學省思循環,由四項任務組成包括「描述任務」、「解釋任務」、「規範任務」、「踐行任務」。

扶貧失熱情 發生何事?

佘枝鳳將該理論套用在教會扶貧事工,當教會事奉人員在扶貧失去熱情,教會必須要解答一個問題,就是「到底發生了何事?」牧者可邀請事奉者面談,了解原因。

扶貧者離場 為何事情如此發生?

第二是解釋任務,就是「為何事情會如此發生?」佘枝鳳指,扶貧者不再參與的原因未必在其靈聖欠佳,或許是對貧窮問題誤解、對貧窮人偏見,助人者可能認為貧窮人只是缺乏物質,但其實受助者的情感需要被關注,他們可能感到自卑,例如在聖誕節父母沒有能力買禮物給孩子,他們會感到被孤立、被厭棄,這種痛苦是視為「人際貧窮」。

Like Us on Facebook

佘枝鳳建議教會,應該重視聆聽貧窮者的心聲,全面了解他們的需要,教會需要重新建立目標和方向。

教會需問該當怎樣做?

第三是規範的任務,教會應該發問「我們該當怎樣做?」佘枝鳳表示,「堂會應該以聖道為中心的職事觀,以及耶穌對貧窮者的理解來建教會扶貧的目標,教會應當認清是基督的身體,神國在世上唯一的標記,教導人認識和活出當初歸信呼召的群體,讓富有的人跟卑微的人認同,而卑賤者反而升高。」

佘枝鳳認為,教會走進貧窮者的世界,目的不是為了幫助貧窮者脫貧或充權,而是在聖靈的大能中學習與貧窮者認同,在自身貧窮中彰顯神的大能,並且教導其他蒙恩之貧者如此行。

扶貧是展現基督的中保工作

最後是踐行任務,佘枝鳳重申,教會在投入貧窮事工中失去秩序,源於對貧窮經驗的誤解、偏離聖道、職事,以及對神對自己認識不足,所以教會除了聆聽貧窮者心聲,「最重要是幫助事奉人員聆聽主的聲音,將外展社關行動放置在聖道之下作為教會職事。」

她聲稱:「信徒走進貧窮社區不是救濟,而是展現基督的中保工作,不是集資源,而是作主的門徒,站在基督身後以祂的眼光看貧窮者;以基督的耳朵聆聽他們的呼聲。」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