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家促香港信徒承傳18世紀復興運動傳統

2020 三月 20日, 星期五 17:33

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前釘下《95條論綱》開啟宗教改革浪潮。(圖:網絡圖片)
馬丁路德在威登堡教堂前釘下《95條論綱》開啟宗教改革浪潮。(圖:網絡圖片)

宗教改革五百多年,華人教會有必要進行改革,擺脫服從權威、掌握政權?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白德培( Tobias Brandner )在學院《老生常談》節目發表意見,認為香港信徒需要學習教會歷史作為現今處境的反思,並重新學習基督教復興運動的優良傳統。

香港教會學習復興運動傳統

為什麼香港信徒學習教會歷史特別重要?長期投身監獄事工、關注人權狀況的白德培認為:「香港的基督教是繼承18至20世紀的大覺醒基督教復興運動,而復興運動是繼承改革運動,延伸至19世紀的聖潔運動,但香港基督徒所認識的基督教脫離了改革運動、復興運動時期的基督教,今天的香港基督徒重新發掘在該時期基督教的教導是很有意思的。」

基督教復興運動也稱大覺醒運動(Great Awakening)是美國基督教歷史上出現的數次復興運動。基督教復興運動被視為美國的宗教復興,延續新教的宗教改革精神。該運動普遍認為對美國的思想、觀念以至社會生活產生重大影響,亦確定了美國的宗教文化。

Like Us on Facebook

白德培又指,現時中國教會的景況與第2至3世紀羅馬時代的教會很相同,都是受到逼迫,怎樣將教會處境借用當時代教會逼迫的應對智慧也很有意思。

華人盲目服從政權很危險

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祭司的觀念,香港教會有否繼承?白德培認為,需要繼承因為改革是持續的,原則上信徒都可以詩聖餐。他曾以階級制度的權力為題的文章指,華人教育重視對權威的尊重和服從,這是傳統的美德但同時也是危險的事情,令人盲目聽從權威。在二次大戰德國興起服從文化令人盲目順從極權德國政府。

對於今天香港信徒有否強烈的服從權威意識,尤其是年青一代?他認為,華人仍然有保留服從權威的意識,尤其在中國內地,但教會歷史教導信仰群體對權威有保留,是從啟蒙時代所結成的果子,是一種反權威主義,馬丁路德當時在皇帝面前堅稱「這是我的立場」無論也不改變,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名義上是一種反權威運動。

教會擁有權力變成逼害者

白德培又指,從教會歷史看,當教會擁有政權就會利用權力逼迫返教會,所以教會無需有政權,耶穌基督都是無權者的,在政治上是失敗者被釘上十字架,受逼迫的人都要小心,免得當權後成為逼迫人的加害者,在反送中社運中基督徒縱使為公義而抗爭也不可以去逼迫人。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