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國安法衝擊教會 邢福增質疑教內妥協換自由

2020 七月 8日, 星期三 16:12

郭偉聯[左]、邢福增[中]、鄧偉棕[右]。(圖:使命公民運動臉書)
郭偉聯[左]、邢福增[中]、鄧偉棕[右]。(圖:使命公民運動臉書)

港區《國安法》7月實施,對教會及領袖帶來什麼衝擊?宗教自由會否被侵蝕?邢福增院長、郭偉聯博士在使命公民運動6月25日舉辦的網上研討會「港版紅旗凌十架」交流觀點。邢福增預計中國政府先要求教會領袖表態;郭偉聯認為教會宗派不能完全徹離香港。

教會人際信任不復存

長期研究中國政治及教會歷史、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邢福增表示,港區《國安法》令人憂慮的不單是條文細節,而是帶來人際關係的破裂,猶如文革紅衛兵年代向政權打小報告就可以令政敵身敗名裂。他預測,在今天的教會人與人之間也不能完全信任對方,人際關係大崩壞。

另一點令人憂慮是中國政府善於運用政治表態手段,上月有50宗教領袖參加中聯辦 《國安法》座談會 是一種政治表態的舉動,當中有21人表態支持《國安法》,縱使宗教領袖不參與該類活動,也已經是一種表態。

Like Us on Facebook

現時香港教會領袖對《國安法》有兩種回應 : 支持立法、理解立法但表達憂慮。 教會有三種回應 : 支持立法、與政府硬碰、對立法理解但希望表達憂慮。

邢福增預計,中國政府現階段傾向要求宗教領袖作政治表態,理解但表示憂慮的宗教領袖在有限的空間能這樣做已經是最好,其實是表達了不支持的憂慮,希望政權關注。中國政府暫時傾向香港宗教領袖在政治表態為主,信徒參與教會的自由暫時未受影響。首當其衝的是教會領袖,壓力暫時未去到堂層面。

教會妥協換取宗教自由存疑

至於堂會怎樣應對,選擇靈巧像蛇還是純良像鴿子?邢福增認為,這是一種對現實的評估需要多方面的考慮,有些教會堅持立場守著底線、有些教會走中間溫和路線,希望作一些妥協換取空間發展其宗派的事工,但這樣做又會成為被攻擊的對象,而妥協只能換取最多五至六年的時間。

邢福增根據中國政府對待宗教過往歷史,當年一些教會領袖簽署《三自教會革新宣言》,希望為宗派換取生存空間,結果很多簽了三自宣言的牧師在1957年反右鬥爭中被批鬥至死,當年走激進路線的王明道牧師不參與三自教會,最後也被迫認罪,1955年被囚禁,他的追隨者最後都參加了三自教會。

教會行「公民化」體制減少撕裂

教會還有沒有空間實踐民主化呢?同場參與研討會的學者、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副教授郭偉聯主張,教會推行體制內「公民化」,意思將領袖的個人決定置於民主協商的機制,這樣做的好處是無論這類群體對政權跪還是不跪,信徒對於任何抉擇都多了一份理解,可以一起承擔壓力、面對批鬥、減少仇恨。

郭偉聯也認同港區《國安法》令人恐懼的地方是揭開了人性醜惡,令人互相失去信心、彼此仇恨、篤灰。他引述在中國教會歷史中倪柝聲被政治迫害的時候,其他人視若無睹還覺得他咎由自取,這是一種悲劇。他補充,教會面對當前的景況不可能完全撤離香港,可以做是鼓勵海外的人報讀本港教會的課程,繼續支持教會的經濟。

21位宗教界領袖支持港區《國安法》

中聯辦上月召開「涉港國安立法香港宗教界領袖座談會」,逾50位香港宗教界領袖及代表人士參加,包括聖公會香港教省大主教鄺保羅、天主教香港教區宗座署理湯漢、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蘇成溢及其他六宗教領袖等。

在大會21位宗教界領袖和代表支持港區《國安法》,認為有利於香港的長期穩定繁榮,宗教界將結合宗教教義,配合國安立法在港宣傳和實施等。

湯漢會後表示,相信國安法不會影響宗教自由,信仰自由受《基本法》第32條保障;國安法立法也不會影響天主教會參與社會事務。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