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福音派领袖论坛:门徒训练是主耶稣所颁"唯一之策"

Asia Evangelical Alliance
(上) AEA秘书长布迪扬托博士及(下)前世界福音派联盟总干事滕德罗主教呼吁教会重新将门徒训练看为耶稣赐下的唯一策略。(图: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

亚洲福音派联盟(Asia Evangelical Alliance, AEA)主办,亚洲福音派领袖论坛(Asia Evangelical Leadership Forum, AELF)于11至13日在首尔安提阿中心进行,来自亚洲20多个国家百多名福音派领袖聚集。

今次论坛选取了具冲击性的主题:"门徒训练或死亡2.0"(Disciple or Die 2.0),是2019年启动的"门徒训练之旅"主题的延续,突显门徒训练及宣教使命的重要性。

在闭幕礼上,亚洲福音联盟(AEA)秘书长班邦·布迪扬托博士(Dr. Bambang Budijanto)强调训练门徒并非众多事工的一个,而是耶稣给他的跟随者的唯一策略。


Asia Evangelical Alliance
来自亚洲20多国家的教会领袖在亚洲福音派领导论坛闭幕礼上一起祈祷,立志在各自国家或地方重新恢复使人作门徒使命。(图: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

他促教会悔改,因为教会往往将事工计划和活动看得比门徒训练更重要:"现在不是日常的时候。我们时间不多了,而且这赌注非常高:教会不训练门徒就会灭亡。我们必须回到那差遣的一位——耶稣那里。"他呼吁在座亚洲教领袖再次委身于主耶稣留下的大使命。

前世界福音派联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总干事滕德罗主教(Efraim Tendero)亦作出同样呼吁,他说:"门徒训练不是众多策略中的一个,而是耶稣赐我们的唯一策略。"

他又提到,早期教会藉著受逼迫信徒的见证而广传开去,但教会历史至今已2000年,全球人口不到12%真正委身基督,可见教会没有让福音进入世界。

他向在座教会领袖发出挑战:"大使命需要由我们来完成!"他警告说,教会往往变得专业化和被动,信徒沦为旁观者,他认为这是教会忽略了门徒训练的重要性。

今次的论坛上,亚洲教会与会的领袖们一起共商及制定十年策略,动员和部署新一代的宣教工作者,将门徒训练视为亚洲教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

(报导来源自Christian Daily International)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