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渴望真实与赋权:教会是拒绝还是拥抱?

Gen z
Z世代(1997-2012 年出生)正在兴起,成为属灵运动的主导力量。(图:Unsplash)

Z世代(1997-2012 年出生)正在兴起,成为属灵运动的主导力量。来自印度Jubilee Memorial Bible College的新约讲师John Fredrick David在洛桑发表的一篇文章《Z世代:南亚教会不能忽视的野火》(Gen Z: The Wildfire the South Asian Church Can’t Ignore)中指,Z世代期待的不只是被教育,而是被信任、被赋予责任,并渴望与属灵领袖建立真实关系。

John Fredrick David的文章直指南亚地区,但似乎亦适用于普遍的Z世代。

不只是"数位僵尸"——他们渴望意义与真理

社会时常给予 Z世代负面标签,将他们视为"数位僵尸"、"沉迷萤幕、脱离现实",用虚拟赞取代真实连结、用怀疑取代信仰的迷失世代。在南亚强调尊重长辈、重视荣辱的文化下,"年轻人不听话、不尊重长辈"等评价更是常见。

然而,John Fredrick David 强调,这些年轻人远非被动媒体消费者。相反地,他们具备高度自觉,对资讯有剖析、质疑和挑战的能力。在 AI 假新闻、资讯混乱、真理相对的世界里,他们更积极寻找客观的道德标准与不变的真理,展现出与过去世代相似的对意义和价值的追寻。

Z世代是史上与科技连结最紧密的一代。然而萤幕背后有不安的心灵,他们渴望真诚的关系与深刻的归属感。John Fredrick David 指出,"这正是 Z世代美丽又悲伤的地方:他们是最『连结』的一代,却也是最孤单的一代。忧郁和焦虑如影随形。但这份脆弱也是他们的力量——他们不怕承认自己的破碎,也不以寻求帮助为耻。"

年轻人渴望真实的信仰、真诚的关系

来自印度的年轻 IT 工程师 Kenneth说:"我们一直渴望有道德价值观来作为我们生活的标准。"但他亦坦言:"我们不喜欢被说教,更想参与对话。"28岁的斯里兰卡年轻牧师Blessing 则说:"Z世代很有趣,他们想冒险,想参与其中。"

David指出Z世代有三大需求,首先是渴望真实的信仰:他们追求的不是表面无瑕的教会生活,而是能坦承挣扎、疑惑与破碎的信仰历程。Z世代渴望教会领袖展现真实与脆弱,让信仰回归本质。其次是到信任和机会:他们希望参与当下,不愿只当"未来的领袖";他们还渴望得到真诚的陪伴与同行,而不是单向教导。

然而,许多教会仍以传统课程和讲座为主,未能真正触及Z世代的需要。John Fredrick David写道:"我们开发了很多课程,Z世代却想要真实的陪伴;我们开讲座,他们想要交流;我们给他们规则,他们渴望关系。"

John Fredrick David 提醒,Z世代是教会的契机——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参与渴望与真诚追寻,将成为推动未来信仰社群转型的重要动力。因此教会应积极回应其需求,拥抱改变,若能看见其潜力、赋予实际责任,将激发他们的投入与成长。

John Fredrick David 现任印度 Jubilee Memorial Bible College 新约圣经讲师,与妻子 Gethzie Magdaline 育有两子,致力于培育下一代基督教领袖。

(资料来源:洛桑运动网站)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