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圣经公会:读圣经让Z世代及千禧代幸福感提升

美国圣经状况报告
《2025年美国圣经状况报告》

美国圣经公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近日发布的《2025年美国圣经状况报告》(State of the Bible: USA 2025)显示,阅读圣经及参与教会帮助Z世代和千禧世代的年青人提升幸福感。

此次研究由美国圣经公会委托芝加哥大学NORC机构通进行,调查涵盖美国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在今年1月期间收集到2656 份网上访问数据而成。

在近日出炉的部份是报告的第三章,探究圣经阅读及参与教会如何帮助Z 世代和千禧世代的"全人健康"(human flourishing)。全人健康包含了由哈佛大学制定的六项指数,包括幸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与身体健康、意义与目标、品格与美德、亲密社会关系,以及财务与物质稳定性。

报告显示,Z世代(12至28岁)幸福感整体平均分为6.8,在众多世代人中得分最低,婴儿潮世代(60到78岁)为7.5,得分最高,但这两世代人中,积极阅读圣经者幸福感平均分达8.1,明显提升。

那些有稳定信仰生活,即高度重视信仰以及稳定参与崇拜的基督徒的幸福感明显较高,平均指数高达7.9。此外,阅读圣经的年轻人的全人健康指数平均分亦达7.9,从不阅读圣经的人则只有6.8分。

除此之外,表示在生活中感到上帝的同在的人中,43%有高度幸福感;相反地,不认为生活与上帝有关连的人中有4成人幸福感偏低。

美国圣经公会此前发表的报告又发现,美国阅读圣经的人在新冠疫情后有所提升,使用圣经的美国人比去年增加了1100万人达5200万,其中千禧代(29到44 岁)和X世代(45到60岁)的男性分别增长了30%及14%,增幅令人注目。

"使用圣经"的意思是每年至少在宗教仪式之外阅读三到四次圣经、并且以此塑造自身选择和人际关系的人。

《圣经现况报告》已发布15年,每年都会对美国成年人进行调查,评估他们与圣经、教会参与和信仰的关系。

  •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研究发现读圣经比运动更有益身心健康

    美国圣经协会(American Bible Society,简称AB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相较于运动、冥想或与朋友相处,阅读圣经在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孤独感、提升希望感等方面更具成效,是一种更有效的自我关怀方式。

  • 美国教会借匹克球运动拓展社区与福音事工

    匹克球(Pickleball)已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运动,如今约有近2000万人参与。而如今,教会也开始利用这项热门运动建立社区关系,甚至拓展福音工作。

  • 唐崇荣牧师发文悼念:约翰·麦克阿瑟安息主怀,享年86岁

    "如果你还不认识约翰·麦克阿瑟,那你可能尚未意识到他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多么巨大的贡献。他留给世界的是一个满载讲道与写作的属灵遗产。"印尼布道家、STEMI国际事工创办人唐崇荣牧师说。

  • 专访华人护教学者骆德恩博士 为辩明真理寻索"不信的理由"

    华人护教学学者骆德恩博士( Dr Andrew Ter Ern Loke)新出版英文新书《The Biggest Questions of Existence》,以谨严的学术思维、深入浅出的文字,将多年来刨根究问的难题逐一解答。《基督日报〉访谈骆博士, 对他为何投身护教学、护教方法以及他的文化护教使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约翰·派博:关于全球宣教与狭隘的民族主义

    "9·11"事件之后,这个世界更需要被提醒:美国人并非等同于基督徒。我们"首先不是美国人、加拿大人、英国人、俄罗斯人,或尼日利亚人。在每一个国家,我们都是寄居者。我真想站在高楼顶上,对所有民族主义倾向者大喊:『在每个国家里,我们都是寄居者!』"寄居者,意思是"在美国,我也是一个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