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牧解析:教會機構發展緣何後勁不足?

2013 十月 3日, 星期四 7:27

為何一些開始得不錯的教會或機構常因後繼無人而發展遲緩?聖地牙哥主恩堂主任林祥源牧師日前發文探討教會普遍出現後勁不足的原因。他將問題歸咎於缺乏「刻意性的領袖培育」的思維與事工。

領袖培育是刻意的決定與行動

林牧師首先澄清兩點迷思。首先,屬靈領袖的產生絕對不是一個人地坐在那裡,日子久了他就會自自然然成為領袖;其次,領袖的產生也不是「領袖的靈」有一天從天而降,落在一個人身上,他就立刻變成領袖。

在他看來,領袖的產生是刻意的行動過程,就好比雕塑家將一塊大理石細心雕琢成藝術品的複雜階段。而且從聖經的屬靈偉人的成長經歷可以知道這是神一貫的工作原則:主刻意地揀選、安排、訓練,使他們在特定的時空完成祂的託付。

無刻意地付出代價,優質領袖難以產生

林牧師表示,優質領袖的產生離不開教會付出實際的代價。然而,不少教會把金錢、資源過多投放在買地建堂等容易看到收取回報的事工上,卻未能平衡好領袖發展與培育的事上。

「教牧同道,在下次作教會預算時,我們是否應該把刻意性的領袖培育編列為一個主要項目?我認為這樣才能真正反映出一家教會對帶出下一代領袖的事上之重視。」他說。

Like Us on Facebook

為神國培養不同類別的領袖

林牧師強調刻意性的領袖培育和因材施教息息相關。說到因材施教,他表示既然每個信徒的恩賜各有不同,教會也應培養不同類別的領袖。

林牧師又認為教會的領袖觀應擴大,領袖不僅包括教牧長執、成人主日學老師或團契輔導等,同時也要根據弟兄姊妹所得的恩賜,確認他們的職能與位分,給他們機會與平臺去發揮他們領導的恩賜。

從新約聖經可以看見神在教會中賜予不同性質的領袖,包括教導性領袖、牧養性領袖、監督性領袖、行政性領袖、異象性領袖、敬拜性領袖、外展性領袖等。

在林牧師看來,以上並不是一張整全的清單,他相信在神國中仍有很多不同類別的領袖,牧者應刻意地將他們辨認出來,放在最合適的位置,被神使用。

建造三面平衡的屬靈領袖

說到領袖的培養,林牧師提出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到底要培養他們甚麼?」他根據以弗所書4章總結三個基本指引:要在他們的品格生命、合一合作以及恩賜技能上去培養。

關於品格培養,除了聖經與書本教導外,林牧師也強烈建議同工參與教會小組或團契,在積極方面可向其他屬靈的肢體學習,正面榜樣的氛圍對一個人的品格建造影響極大。

此外在品格培育的事上,還需要恢復勸誡事工的機制。因為教會領袖在品格上若有缺失,對教會及社區的負面影響會更大。因此在領袖栽培上,不僅要施肥灌溉,也要在人的生命及品格上進行修剪除蟲的工作。

林牧師又提及關於合一與合作的的培育。他說很多教會的問題都出在領袖的身上,所以領袖培育課程絕對不能少了學習如何追求合一、如何面對矛盾,以及如何把衝突化為成長的契機。

「當然,這不僅是準領袖要學習的,每個信徒也當在這方面接受裝備,使教會成為合一相愛的信心團體。」他說。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