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2001年發展社創至今20年,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機會,豐盛社企學會於10月23日舉辦「使命商道論壇2021」,迦南堂義務主任牧師鄭家輝分享「社區幹事計劃」盼青年在社會向上流;豐盛社企學會主席紀治興從調查指,社創基督徒幸福感上升。
歷史、理論、實踐看教會信徒社創角色
基督教迦南堂義務主任牧師、伯特利神學院實踐科講師鄭家輝提到社企緣起,社會創新與社會關懷理念來自洛桑世界福音會議,當時提出《洛桑信仰宣言》指出19世紀末的教會只救靈魂不顧人的死活,因而提出整全使命與事奉就是「上帝全民將全備的福音帶到全世界」。
香港社企情況方面,根據最新研究,社企的基督徒扶貧工作每年總支出,對比全港1,300間堂會總數多出1.43倍,反映社企走入社關工作比教會來得更積極。
至於社創式的教會跟一般教會的社關分別在於「重視」: 社會關懷、創新性的關懷行動、提升受助者與助人者、參與者與服侍者的召命感、弱勢及與社區人士的融入、為教會帶來影響,甚至提供助力並重視其可持續性。
Like Us on Facebook
在實際操作上,鄭家輝分享該教會與教關合作「YUM社區幹事計劃」,對象是三類青年人:低收入、低學歷、低動機,實習為期6個月,工作包括管理和統籌社關服務計劃、籌備協助帶領社區活動、探訪家庭等。
該計劃目的為增進他們的工作知識、技能、經驗,從服侍弱勢群體反思生命、自我認識、建立正向價值觀,從而在社會階梯向上流。鄭家輝指,教會在1年多有10多位年青人來做社區幹事,最大影響是教會同工,因著接觸年青人做好基督徒本份。
基督徒營運社企佔3成 幸福感升至8分
豐盛社企學會主席紀治興探討社創乃實踐創造託管的途徑,基督徒社企包含三個元素:創業、慈惠、信仰。「社企創業」提供另類價值異於資本主義、共享價值、營商宣教等;「慈惠」體現共善、私產公益、偏愛窮人;「信仰」不是一道理念,是生活方式。
從事社企人士幸福感亦增加,紀治興表示,豐盛社企學會2019年進行「香港社企宗教性調查」,香港社企有666間,基督徒佔3成。調查發現,基督徒社會創業家幸福感由6.2分升至8分。
據分析,創辦社企原因首三位:善用自己強項回應召命、運用恩賜、扶貧助弱;幸福感提升原因:見證弱勢社群的轉化、實踐宗教價值、持續學習和成長機會能擴充人脈網絡;社企彰顯的德性:扶貧助弱、施比受更為有福、愛人如己。
大會另邀請三位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社創家,分享實證個案,如何以社創實踐召命、活化信仰、轉化生命。
豐盛社企學會成立於2011年,宗旨為推動香港社會創業發展,自2012年起每年舉辦「使命商道論壇」,鼓勵信徒以社會創業作為信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