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一粒麥子落在後山》實記台東基督教醫院動人故事

2011 十一月 30日, 星期三 14:41

由美國醫師創立於1969年的「台東基督教醫院」在近半個世紀以來服務病弱的社群,日日夜夜守候著東台灣的健康,其中有不少生命被扭轉的動人故事。宇宙光最新出版的《一粒麥子落在後山:台東基督教醫院的故事》詳實記載這段歷史,新書發表會將於12月8日在台北舉行。

50年前,美國的譚維義醫師飄洋過海來到醫療落後的台灣。1964年開始在成鎮沿岸進行巡迴醫療,隔年在台東市寶桑路以定點方式進行醫療工作,同時繼續維持台東到成、長濱之間海岸線兩側原住民巡迴醫療。當時病人數目越來越多,診所化的醫療已經無法滿足改善民眾健康的需求,因此譚維義醫師返美奔走積極募款,終於在 1969 年建立了「台東基督教醫院」(簡稱「東基」)。

在這所建立在玉米田裡的小醫院,前後出了六位醫療貢獻獎得主。龍樂德醫師榮獲第一屆醫療貢獻獎,德樂詩教士、譚維義醫師、蘇輔道醫師榮獲第三屆醫療貢獻獎、耿喜音醫師榮獲第九屆醫療貢獻獎。

東基除了有高明的醫療技術,更寶貴的是醫護人員一顆不願放棄任何一個生命的愛心。新書《一粒麥子落在後山》中,記載了很多重寫人生的「搶命」故事:

Like Us on Facebook

一九九二年,楊文財失足跌入甘蔗絞榨機,左小腿連同甘蔗被絞得血肉模糊。醫師決定立刻為他切除左腿,但楊太太說什麼也不願同意。正僵持不下,身旁有好心人建議:「送去阿督仔病院好了,那裡有個外科醫師最捨不得幫人截肢,也最會醫腿。」

東基手術房的醫護人員推崇蘇醫師是「繡補大夫」,他寧願花上好幾倍工夫修補縫合,也不輕言截斷病患肢體,被縫合的傷口,也都精細得不著痕跡,猶如整型外科醫師所為。聖經說:「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熄滅」,蘇醫師常常思忖:「壓傷的蘆葦,耶穌都不忍折斷;何況是壓傷的人!」

蘇醫師煞費苦心的再三研究,就這樣,楊文財開了十幾次刀之後,終於能行走自如。感激涕零的楊太太忍不住慨嘆:「蘇醫師是我們全家的大恩人,維持生計的丈夫若切掉左腿,勢必失去工作。如果丈夫因為少了一條腿而自怨自艾,不想活了,我們該怎麼辦?截肢之後還能樂觀向上的人太少了。對被切掉手腳的人而言,切掉的何止是肢體,而是切掉往後人生哪!」

一九八四年,診療室來了一位特別的小病人,是提早四個月出生的早產女嬰。女嬰的父母原先以為這六百公克重(一台斤正好是六百公克,約半個小木瓜的重量)的孩子必定活不了,沒想到過了十天,奄奄一息的女兒依然「拚命活著」!女嬰的父母立刻抱起孩子直奔東基。

住進保溫箱的寶貝,在龍醫師不眠不休照護下,終於活了下來。一九八五年,小嬰孩滿週歲之日,龍醫師親筆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美恩,當你來到東基時,已經十天大了,體重僅六百公克的妳,比十月一日的預產期提早四個月來到人間。即便我已行醫二十年,妳仍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小的、最具生命力的嬰兒。

妳雖然那麼小,卻有令人吃驚的活動力,哭起來力道十足。妳的父母日夜守護看顧妳,餵妳喝糖水的情景就像餵小鳥一樣。那時候,我仍把妳放在保溫箱,每隔兩小時餵妳六西西奶水。滿月那天,妳的體重已七百六十公克,所以我們決定每兩小時餵妳十西西奶水。

滿月的第二天,妳開始腹瀉,瀉得幾乎要死去,我們只好停止餵食兩日,而妳的血管那麼細小,為妳注射點滴真是莫大考驗。這期間,無論台灣或世界各地都有人為妳禱告;當妳病危的時候,大家的禱告更加迫切。

對妳父母和東基每位同工而言,妳真是個最特別的嬰孩,上帝真疼愛妳,以许多美麗的恩典環繞妳,所以我們為妳取名美恩(美麗的恩典),妳的父母也欣然稱妳美恩。

昔日奄奄一息的早產兒如今長大成人,出落得健康、活潑又美麗。龍醫師未退休前,美恩常與父母回東基向救命恩人表達謝忱,直到如今,龍醫師只要提及美恩,開場白必是:「感謝上帝,我們的『迷你神奇小寶貝』真勇敢……」

1992年至1996年期間,東基曾經歷過一段最灰暗的時期。1995年,東基院務記錄載滿了令人灰心的消息:婦產科關閉,門診、急診、住院人次急速下滑;嬰兒室考慮關閉;失去復健專科、醫檢師、營養師執照;護理人員嚴重流失;宣教士告老返鄉;各科醫師紛紛另謀他就。1996年有更多的醫療人員及行政主管流失,住院人次跌落谷底。直到1998年9月,呂信雄接下院長職務之後採取行政缩減,3個月內東基終於轉虧為盈,同時他也積極展開改建的募款。2003年2月,東基醫療大樓正式啟用,令東基邁入新紀元。

新書《一粒麥子落在後山》不僅收錄了台東基督教醫院的過往歷史,也收錄了東基近年來最新的醫療工作,以及台東最深的需要。

12月8日下午在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24號9樓)舉行的新書發表會,將邀請譚維義醫師現身說法,暢談他在台灣奉獻33年的甘苦經歷,另外吳方芳、呂信雄院長也將出席。

【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提供消息】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