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初代教會的模式:改變世界從家庭開始

專訪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創辦人楊彰興醫師
2010 一月 8日, 星期五 10:19

用「異軍突起」、「風起雲湧」來形容當今北美家教會的發展趨勢並不為過。顧名思義,家教會是以家庭為核心概念的,事實上,新約聖經中教會的模式就是家教會,而西方國家的第一個家教會是開始於馬其頓腓立比的呂底亞家中,因此可以說家教會並不是新興的教會模式,而是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

北美華人家教會先行者、紐約史德頓島家教會創辦人楊彰興醫師近日接受本報專訪,暢談家教會的理念與落實,幫助讀者朋友摘下傳統的眼鏡,從新約聖經中的教會元素還原教會的本來面目,盼望再現初代教會的興旺景象,使萬民作主門徒。

2004年,經過多方禱告、檢討,楊醫師毅然脫離傳統教會的模式,積極推動家教會,開始尋求教會突破和改變的道路。也许,讀者朋友與當年的楊醫師經歷同樣的苦痛掙扎:

1. 许多人特別是初進教會的人對於「教會」有愈來愈多的不滿和失望,因為他們看到所謂的「豐盛生命」就是死氣沉沉、單調乏味的儀式。由於無法適應教會生活,那些從前門進入教會的人,不久便從後門悄悄地溜出去。

2. 很多教會在宣教事工上顯得「有心無力」。雖知道宣教的重要,但由於要把大部分奉獻用在自己教會的租金、維修、建堂、還債以及神職人員的薪酬,所剩經費不足以支持宣教。

Like Us on Facebook

3. 一些牧師、傳道成了教會的「雇工」,奉獻多的信徒成了說話更有份量的「雇主」,牧師、傳道在牧會時要看「雇主」的臉色行事,不敢得罪他們。這樣的教會怎能把真道傳開?

4. 教會中的「平信徒」太多、「門徒」太少,20%的牧者同工要牧養80%的會眾,導致牧長同工忙到身心俱疲,無暇顧及自身家庭和外展福音工作。

5. 牧者為教會如何增長而絞盡腦汁,然而待教會人數真正增長了,牧者卻又無法照顧所有的羊而導致牧養的品質降低,這種兩難的局面如何打破?

6,有些教會由於人數眾多,弟兄姊妹互通較少,甚至走出教會再見面也彼此不認識,而一些新成員因人多受冷落而逐漸流失。教會如何還給信徒家庭的歸屬感?如何讓他們在信仰上變得透明化,使其能夠在愛裏交流、在愛裏釋放重擔且做到彼此扶持?

7. 教會的行政會議討論冗長、福音事工執行的效率低下,使服事者的時間、心力耗費太多在次要事物上,反倒離大使命漸行漸遠。教會如何精兵簡政、把力量真正用在刀刃上?

8. 一些教會因著對人數的盲目追求,而不滿被其它教會「搶羊」、「偷羊」。教會如何打破狹隘的「利益觀」、重建「國度關」,以增進彼此間的團結合作?

9. 像醫師護士、飲等務性行業必須在周日堅守崗位而無法去教會。教會如何牧養這些人群?基督徒在周間可不可以敬拜神?

10,教會與社區的鴻溝愈來愈深,如何消除社區對基督徒、教會「與世隔絕」的誤解,才能讓教會走進人群、影響社區?

……

以上是對教會運作模式長期做深刻反省的楊醫師所經歷的問題,亦是尋求教會復興、有心服事的讀者共同關心、思考的問題。楊彰興醫師在專訪中表示家教會將是點燃教會復興之火、使萬人作主門徒的關鍵,他願將自己五年實踐家教會的經驗與大家分享,盼望能引發讀者的反思和探索,重新思考教會的藍圖。

記:本報記者

楊:楊彰興醫師

記:您在傳統模式的教會長大,定居紐約後又擔任教會的長老並推動建堂事工,那您後來為何脫離傳統教會去開創家教會?

楊:我從台灣移居紐約史德頓島後,曾在一家台灣人教會擔任長老並主持建堂。當年,弟兄姊妹為了建立美輪美奐的禮拜堂紛紛慷慨解囊,使得建堂事工進展順利。聽說那是台灣人在美國東北部建立的第一個堂會。建堂完成之際,弟兄姊妹對新堂的期待很大。其實,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四處漂流」,一直借用別人的地方聚會,所以期盼很快有一天能擁有自己屬靈的家。待美夢成真,我們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禮拜堂,大家為此感謝神,希望新堂能有一番大作為。然而,15年過去了,我發現擁有新堂的教會卻未如期望般的進步發展。後來,我才得知不少教會每次建堂完成後就因產生爭執而分裂,不是牧師離開,就是長執同工離開教會。所以,在大紐約地區,因建堂而使教會分裂成為比較普遍的現象。除了建堂,當牧師傳道與長執有不同的事奉理念時亦會導致雙方一拍兩散的局面。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與現有的教會模式有多大關係?教會的未來在何方?我一直在反省。倘若這不是一、兩間教會發生的個別問題,而是50%以上的教會都遭遇過的問題,那它就變成普遍的問題,是和教會體制有關的問題。我以前真的沒有想過教會體制會出什麼問題。直到我在加州非常偶然的機會看到《改變世界的家:邁向21世紀的教會新架構》一書所提及的「家教會」才讓我豁然開朗,每一篇的內容都深深吸引了我,感受到聖靈在我內心的感動。於是我買下幾本送給教會牧者同工,盼望大家研讀以尋求教會改變、突破之道。很可惜的是,那時候從神領受感動和負擔去推動家教會的人甚少。當時我內心極度掙扎,在多次禱告、請教、探索與服事省思中,終於從神那裏得到印證,於是我毅然脫離傳統教會的模式,決心將家教會的模式加以實踐。

感謝神的帶領和啟示,從2004年至今為止,有很多牧者、傳道人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場合給予我直接與間接的幫助,再加上代禱、鼓勵、建議和祝福,讓史德頓島家教會從無到有,茁壯成長。我亦感謝家教會所有家人(弟兄姊妹),因著他們的參與使我更加確信家教會是可以在北美大力推行的教會新模式。

雖然家教會是近些年才興起的新教會模式,但楊醫師從聖經與歷史角度,引經據典所表明家教會絕不是新鮮的「外來品」。他澄清:新約聖經時代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信徒都是在家中聚會,那時候家教會是基督徒唯一的教會模式;西方國家的第一個教會是開始於馬其頓腓立比的呂底亞家中,它就是一個家教會。因此楊醫師表示,興起家教會其實就是為回歸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

誤解一:家教會是新鮮的外來品?

事實:家教會是初代教會盛行的模式

楊:在基督教歷史上,第一個禮拜堂始於第三世紀,即主後325年在羅馬皇帝君士坦丁的命令下於亞歷山大建造完成的。其實,在君士坦丁大帝之前,羅馬帝國一直把基督教視為「非法的宗教」,更不准教會擁有自己的財產。因此,新約聖經時代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信徒都在家庭聚會(參考羅16:5;林前16:19;門2),直到君士坦丁大帝將教會專業化為止。君士坦丁大帝建教堂的用意是想讓教堂聚會來取代信徒的家庭聚會。

對於西方教會來講,家教會是它們的鼻祖,因為西方國家的第一個教會是開始於馬其頓腓立比的呂底亞家中,它就是一個家教會。另外,所有西方國家近代的植堂運動在早期幾乎都曾經過家教會的階段。而且近幾年來,西方國家有不少家教會的運動興起。

誤解二:教會=禮拜堂?

事實:教會≠禮拜堂

楊:因此從歷史的教訓我們可以明白教會不一定需要禮拜堂,反之,有禮拜堂聚會不一定就是教會。所以,並不是只有去到教會建築物的地點聚會才算是上教會。最重要的是一群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願意奉主的名聚在一起,隨時隨地在生活中敬拜神,在生活中把福音傳開。所以我認為,基督教是一種生活方式,而非一連串的宗教聚會。同理,教會的本質並不是一連串由神職人員帶領、在宗教場所中進行緬懷基督的聚會,而是一群基督的追隨者,組成具有生命力的屬靈家庭,活出全新的生活方式。這正是家教會所要突破並回歸初代教會的重要觀念。

接下篇:

回歸初代教會的模式:改變世界從家庭開始(二)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