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宣行不行?探討短期宣教的成效與方法

2011 十二月 16日, 星期五 14:53

作者:王倩倩

每當有人問我短期宣教成效如何?會不會勞民傷財?值得嗎?

確實,有時短期宣教非但成效不彰,還有可能造成當地教會接待的困擾,甚至留下许多後遺症。短期宣教特別是暑期短宣,昂貴的機票加上團體的交通費、伙食費……教會的開支動輒好幾萬。表面看來,的確存在许多問題,但是短宣帶給人屬靈生命的巨大影響,絕非用數字可以評估的。

「短期宣教」,簡而言之就是「在短期之內從事福音工作」。因時間壓縮,讓人倍感疲憊,以我多次籌畫的台灣鄉村美語福音營來說,其中的困難與艱鉅,外人是很難想像的。一位曾去過非洲短宣、後來與我到台灣短宣的姐妹,表示台灣暑期美語營會遠比非洲宣教還要艱困,真的經歷何謂「戰場」。而我參與這場「戰役」已經四年了……每次結束後都嚷著不要再去,但是隔年還是義無反顧地參與。最大的原因就是親身經歷了福音的大能,看到多人因著暑期短宣屬靈生命從此改變。

宣教的基本態度

無論短期或長期宣教,宣教的最大意義就是「道成肉身」。太舒適的環境很難培養戰鬥力,更何況道成肉身的主要意義就是「捨己」,也就是像耶穌一樣,甘心放下自己的權利。如果北美的宣教士到落後地區宣教,帶去的家當,無論吃、住、用都是美國貨,可能被當地居民接納嗎?除非影響到人身安全與健康,否則盡可能配合當地,才能學到寶貴的課。此外,要理解宣教不是一、兩個鐘頭的佈道會。以我們到台灣鄉村佈道為例,我幾乎24小時和年輕隊員相處,福音隊員也和居民很長時間在一起,很容易看到彼此真正的面貌,隊員們必須靠著恩典彼此順服,使人從隊員身上看到基督的形象,如此才能有效地將福音深植人心。宣教不僅是放下物質享受,也是放下自己的脾氣、個性、觀點、地位等。就如耶穌放下天上的寶座到人間受盡苦難,成為人類史上第一位「宣教士」,為所有宣教士立下最好的榜樣。

Like Us on Facebook

領隊的重要性

短宣隊伍能否達到廣傳福音、成全聖徒的目標,領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有些人參加短宣後,視短宣為畏途,這與領隊有絕對的關係。筆者觀察到一些關於短宣的錯誤觀念,影響著宣教的效果。

一、導遊式領隊:「邊玩樂、邊宣教」的心態是非常錯誤的。除了宣教,還要安排娛樂,或者在短宣期間安排探訪親友,或將成員帶出用。我不是主張不能娛樂或探親,而是應該在短宣告一段落後或接近尾聲時,再從事這些活動比較妥當,因為宣教期間许多行程都是集體行動,如:開會、靈修、備課等,況且「宣教如作戰」,我個人在宣教期間盡量不接觸親朋好友,特別是未信主的親友,以免受負面觀點的攪擾,也不看電視、報紙,上網只限於email,避免不必要的靈界干擾。若真的對親友有傳福音的負擔,也不要單獨行動,最好與牧者或短宣成員一起探訪比較妥當。單獨行動的結果往往弄得身心俱疲。

二、保母式領隊:有些教會認為只要將短宣隊成員生活料理好,就是做好領隊,這種保母式的領隊也是錯誤的。曾有在地教會牧者向我反應,一位姊妹以老闆娘的口吻要求食宿達到一定的水平,讓這位牧者敬謝不敏。其實外來的,特別是北美,更應該順從當地教會同工的安排,成員若有抱怨,應給予開導,不是一味地要求接待的教會配合。需要短宣隊支援的地區,大都是開拓期的教會,人力有限,只要與真理及安全無關的,都要以感恩的心領受。若真有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應該以虛心、商量的態度面對,千萬不能用命令語氣,畢竟他們不是旅行社導遊,他們都是神的僕人。

比較理想應該是牧者型的領隊。領隊放下自己的喜好、個性、專長、脾氣,藉著每日靈修、課程設計、教學技巧、教學檢討,還有解決問題的過程,點點滴滴餵養團員的屬靈生命。使他們認識並經歷神的大能。當然,領隊若能有相關的經驗是最好。帶領台灣短宣期間,我很少站上講台,寧可安排成人或年輕人上台。就像導演,螢幕上看不到我,但卻牽動著所有劇情。

台灣暑期短宣與其他青年營會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傳揚福音,不僅教導傳福音技巧,也教導他們用生命傳揚福音,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領隊的人要用生命示範。

這是一場屬靈的戰爭

台灣看似民主國家可以自由的傳福音,但大大小小的屬靈爭戰層出不窮,每天都有爭戰。如:團員間莫名其妙的爭吵、不應該發生的意外、靈界的攪擾、教學的挫折……都必須靠著禱告,以信心勝過,事後總會帶來極大的祝福。當老師們遇見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建議他們為學生提名禱告,许多短宣隊員因此經歷了禱告的能力。這樣的「招式」屢試不爽。

宣教本來就是靈界的爭戰,既然是戰爭,軍心就不能渙散。這也就是為什麼需要經過訓練,每天早起靈修、禱告,行程一定要緊湊。以我帶領的2011夏季台灣短宣為例,有個禮拜臨時取消了半天的教學行程,我發現靈性有些鬆散的現象,於是立即安排「尋找屬靈珍寶」的「操兵演練」,帶團員走出教會到社區做個人佈道,團員們非但沒有抱怨,還經歷了神蹟,並且獲得個人佈道的寶貴經驗。

短宣不是教會活動

许多教會將短宣視為教會的活動之一。在北美華人教會還注重「海峽兩岸」的宣教預算平衡,以及社區在地活動。但教會領袖最重要的是讓全體會友有宣教的使命感。而不是宣告「活動開始了,大家來報名」,對參與者沒有任何的條件限制,事前忽視傳遞負擔,事後也不重視參與者的屬靈生命是否成長?也沒有任何檢討及追蹤。大多數的會眾還是不明白宣教是什麼?只是熱鬧一場,非常可惜。畢竟暑期短宣不是教會的活動,而是教會存在的本質──宣教。無論是去短宣的人或在教會的會眾,前後起碼要花半年的時間,持續推動本地及外地的福音工作。若真的做到,短宣實在是非常值得投資的屬靈資產。

短宣值得嗎?

我也常常問自己這句話,特別是宣教期間感到疲累時。但回顧參與的歷程,當我看到许多華人基督徒的第二代在短宣上發光發熱,成為上帝所使用的器皿,心中的滿足不可言喻。身為女傳道人,在北美華人教會的服事總覺得非常艱辛,但在宣教工場上,卻可以將我的恩賜發揮得淋漓盡致,開佈道會、專題講座、培訓、福音營會、個人佈道訓練、探訪訓練。在短短的宣教期間,都結出美好的果子。這是我在北美沒有機會做到的。

有一位北美的年輕人談到,他被父母逼著去念醫學院,經歷短宣後,才確認自己要念醫學院而且要成為好醫生,幫助有需要的人。有位弟兄告訴我,他的兒子在2006年曾跟著我到台灣短宣,這個經歷成為他兒子生命最重要的轉捩點。我女兒也在今年的台灣短宣中,更認識自己,堅定了她的信仰。這些感人的例子,不勝枚舉。

如何看待暑期短宣?我不希望只是一場熱鬧的教會活動。短宣對许多人屬靈生命的巨大影響,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不僅是對年輕人,對台灣弱勢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小時候的一些經歷,不僅影響人格,也影響未來的人生。當许多小朋友舉手接受主時,上帝在天上也紀念。當孩子們看到基督徒老師們毫無保留地付出,對他們將來人格的養成,也有著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今天家庭能越來越式微的時代,许多單親及弱勢家庭的孩子們更需要上帝的大愛,來彌補他們的缺憾。

短期宣教是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也许下一個史懷哲或葛理翰,就從短宣隊伍而來!你說值得嗎?(作者目前為自由傳道,曾多次帶領台灣短宣隊伍。)

蒙允轉自《傳揚》雜誌第43期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