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的使命:一個?兩個?

2013 一月 30日, 星期三 14:40

作者:陳若愚牧師

傳統華人教會對使命的看法有兩種:有些人認為教會使命只有一個,就是傳福音、領人歸主作門徒的「大使命」(太28:18-20);另一些人則認為,除了大使命外,還有亞當所領受的「文化使命」(創1:26-28) 。持守兩個使命的人通常認為,前者與救恩有關,而後者則與創造有關,二者都是神給予教會的使命,雖然各有不同的範疇與目標。

將兩個使命分割,在二十世紀基督教教會的發展,帶來負面的結果:一方面、主流宗派(或稱普世浱/Ecumenical) 教會強調後者,而基要浱/福音派教會則看重前者,形成對立;另一方面,社會行動往往與傳福音分割, 並互相競爭; 而宣教使命也因此常與生活脫節。

其實,細心查考聖經,就會發現、神的美意是創造與救贖不分割,使命亦然。亞當所領受的與新約教會所領受的,是神給予人「一個使命」在不同時間處境的表達; 而上帝藉著基督所給予人的救恩,不單是要拯救人脫離罪及其後果,更是要更新重建人的生命、帶來一個新的群體和新的創造,使那因亞當犯罪而不能完成的「治理大地」的使命,藉着基督的救贖工作、和衪子民的忠心事奉, 就得以完全成就,這就是福音!

亞當所領受的使命

創世記一章記載,神用六日創造了這個適合人居住的天地萬物,在第六日,聖經記載: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地上 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 男造女。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 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創1:26-28 )

Like Us on Facebook

神按自已的形象造人,除了要反映神自己的榮耀,還要人承擔使命, 就是生養眾多,遍滿全地,治理全地,並代表上帝管理地上的一切生物,作地上的君王(參詩8:6-8):神也派亞當修理看守伊甸園(創2:15),像日後以色列的祭司一樣,保護聖殿;此外,又吩咐他為走獸起名(創2:19-20),這是先知的工作。

起初的伊甸園,只是一個小園子,給亞當夏娃居住和工作。神的心意是、這園子不斷的擴大,直到神的榮耀充滿全地(詩72:19b), 直到認識耶和華的知識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11:9) 。

因著人背叛神、犯罪墮落,因喫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創2:16,17;3:1-6), 被遂出伊甸園,不單不能喫生命樹的果子(創3:22-24),生命得不到提昇,直到彌賽亞降臨, 完成救贖工作,

帶來「新創造」(林後5:17) , 並且不能完成神的使命。

以色列的蒙召與失敗

然而,亞當犯罪之後,上帝並沒有放棄人類。衪不單多次重申衪給予人的創造使命( 創9:1-7;12:1-3;26:3,4;35:11,12;48:3,4 等), 並且多次應许將在末世,差浱衪的義僕,前來施行神恩典的救贖 ( 賽43:14-21;54:1-3;何3:5;彌4:1-4等) 。

神在舊約時代,揀選、呼召並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到曠野敬拜事奉神,作神立約的子民,在地上榮耀見證神(埃19:4-6; 賽40:10-12;44:6-8), 這是神的恩典,但以色列最終卻是是背約:拜金牛、多次犯罪背叛神,惹動神的怒氣,以致神藉外邦人去管教擊打他們,將他們擄到巴比倫。以色訓不單沒有榮耀見證神,反成了世人的笑柄。而在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城及聖殿被羅馬軍隊毀壞,更標誌了以色列人在使命上的完全失敗。

基督的臨在與使命的重建

(一) 首次降臨:

聖子耶穌在二千年前,道成肉身,穿上完全的人性,經歷一切試煉試探、受苦受死、被釘十架、復活升天,賜下聖靈,成就了豐盛的救恩,為要建立一群大能的子民,去完成那亞當和以色列所沒有完成的使命:使全地充滿了事奉神的先知、君王和祭司,在榮耀的天國中, 與天國君王基督一同治理全地。

耶穌在地上生活與事奉,靠著聖靈的能力勝過試探、傳道醫病趕鬼,顯出天國的權能,並首先呼召以色列歸向神,又選召培訓十二使徒,作為新約教會的根基 (弗2:20)。基督在升天前,向門徒頒佈大使命, 馬太記載: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 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 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28:18-20 ) (參可16:14-20;路24:44-49; 約20:21-23; 徒1:6-8 )

基督在此以天國君王的身份、帶著天地一切權柄與聖靈的能力,吩咐門徒到萬國萬民中傳揚天國的福音,使他們作衪的門徒,受洗與三一神聯合,並受教導、遵守一切主基督的吩咐,並享受與主同在的福氣,直到世界的末了。這使命要求新約時代中的信徒,包括你和我,在主再來前,建立一群大能的天國子民,重建與主的關係,也重建那仍未完成「治理全地」的使命,正如主耶穌用比喻啟示,將來向天國主人交賬的情況,就是那些在今生忠心的僕人不單會得訓主的稱讚,並且他們的工作也會在榮耀永恆的國度中繼續,正如主人對他們說:

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 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25:21,23)

(二) 第二次降臨:新天新地

啟示錄21-22章與創1-3章是前後互相呼應的:神用六日所創造、供人居住的天地,在啟21:1-8中已成為更美的新天新地;神吩咐亞當與他的後裔的治理全地的使命,在啟21:9-27

中的新耶路撒冷中經已實現,因為當中有更新的群體、神榮耀的光輝、並一切更新的文化(21:24,26); 最後,那亞當所居住和看守的伊甸園,也更新了,成為有生命樹、生命河、羔羊寶座、完全光明潔淨的園子(啟22: 1-5). 其實,新天新地、新耶路撒冷、和新伊甸園,都是同一個更新天地的三幅圖畫,描述那天國的至終實現!在這個榮耀的國度中,身體復活的聖徒,將帶著榮耀的身體(腓3:21; 林前15:35-58),與復活的主相會,並且在那更新的天地中,與主一同作王,一同治理全地,實現上帝在創世以來所賜予人類的一個使命。

今日教會的使命

1. 教會的使命只有一個,就是參予上帝藉衪所創造的人,在地上要達成的使命-生養眾多、遍滿地面、統治管理這地,使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就是天國的使命。

2. 因著人的罪,這創造使命需要基督的救贖恩典方能達成。基督的救恩包括:a. 個人生命的改變、罪得赦免、與神和好; b. 天國子民群体的建立,在生活、工作、教會中見證事奉神; c. 新創造的開始與至終實現:基督身體復活,帶來聖靈的更新與至終復活的盼

望及治理全地使命的成全。這就是教會今日要傳揚見證的「天國福音」。

3. 傳統福音派教會, 應如何實踐天國的使命?

a. 傳福音與社會參予不可分割對立。不單如此,教會的見證和事奉,應涵盖家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生態等範疇,因為這一切都是上帝創造的一部份,也是衪藉著基督的救贖所要更新的;教會與信徒參予其中是應當的!

b. 肯定職場事奉的重要:傳統的事奉觀念應該更新! 假若只有在教會/教堂範圍內的活動才算是事奉,或是有人認為只有傳福音、作傳道,才是事奉,那麼信眾在週一至週六所作的,都不是事奉,也沒有什麼永恆的價值,那我們為何仍要浪費時間?

其實,假若我們可以認定,整個宇宙都會得到更新,而治理全地更是上帝子民在永恆國度中的職份,我們每天在職場中的工作都是事奉(西3: 23,24 ; 羅12: 1,2)。

當然,我 們要有榮耀神、服事人的好動 機,並且常常心存盼望、作忠心的管家, 等候主基督的再來 。

本文轉載自陳若愚牧師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anyeukyue),獲准使用

作者簡介

資深華人神學教育工作者, 現專事神學研究及寫作,並兼任基督神學院(Christian Leadership Institute)神學研究教授。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