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留美中國學生 「跨界的踐行」是教會的出路

2018 一月 16日, 星期二 3:25

美國華人教會跨出種族藩籬,才有效牧養中國留學生。(圖:網絡圖片)
美國華人教會跨出種族藩籬,才有效牧養中國留學生。(圖:網絡圖片)

北美中國留學生近年不斷增加,2016年已有近33萬用學生簽證身分進入美國。對於牧養這批「移動的中國留學生」,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師董家驊在《台灣神學刊論》發文,探討留學生在異鄉尋找歸屬、身份認同和可信靠的權威背後,他們到底在追尋什麼?教會又當如何回應?

渴望歸屬的背後:接納

董家驊指,許多華人族群聚落(Chinese ethnic enclaves)逐漸成形,形成與外界隔離的華人生活圈,導致許多留學生最終選擇在這些族群聚落中尋找歸屬,而非選擇融入美國同學的群體中。他們往往要透過滿足朋友圈對自己的期待來尋求被接納,覓得歸屬感和情感上的支持。

尋找身份認同的背後:面對不確定性

在中國和美國兩種文化和政經之張力之間,中國留學生在身份認同上承受高度的壓力和焦慮。他們「中國人」的身份不斷被周遭文化挑戰,同時又需要建構一個能支撐自己生存的身份認同。早期的華人移民快速地擁抱「華裔美人」這個身份,而今日來自中國的新移民與留學生,在中國快速崛起的情況下,更願意接受自己是「住在美國的中國人」這身份。

Like Us on Facebook

美國的移民政策也左右中國青年對未來的看法。近年美國大專院校大量錄取中國留學生進入美國校園就讀,然而這批中國留學生畢業後能拿到移民簽證留下的數量卻遠低於美國所簽發的學生簽證。以2013年的資料看,美國一年所發的移民簽證總數量比學生簽證數量少了12.8萬個。他們被迫離開美國到其他地方工作,因此愈來愈多人願意保留「中國人」的身份。

尋找權柄的背後:意義和引導

許多中國留學生隻身來到美國,與父母分離,由於缺乏父母親的引導,他們需要在其他地方尋找引導和保護。這些中國青年依附的新權威往往是同儕的肯定,以朋友的肯定來確認自身存在的價值。

教會的身份與使命

董家驊稱,面對人數日增的中國留學生,美國的華人教會回應問題時,也關係到教會對自我身份和使命的認識。他引用普世教協(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對教會其中一個形容—— 教會作為上帝的百姓」—— 討論教會的身份與使命。

美國的華人教會一方面為要存留華人文化,築一道牆與身旁的鄰舍隔絕;另一方面也提醒自己是普世教會的一分子,不應與普世教會脫離,要承擔使命透過教會祝福萬族。

教會作為上帝的百姓,是一群在旅程中的百姓。美國不是應許之地,不是旅途的終點,美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也不等同於上帝國中的新生活。因此教會不能僅止幫助留學生適應美式生活,而應透過接待他們,重新認識自己是的「寄居者」這身份,成為一個相互倚靠、支持,開放的群體。

更新當下的實踐

教會認清身分與使命後,董家驊繼而提出三個建議供美國華人教會參考。

恩典的實踐:美國的華人基督徒要學習放下以自身文化的習俗或期待,來論斷在美的中國青年人。當美國華人教會真正以上帝的恩典相待,接待中國青年人時,正是向他們展示基督的福音,使他們得以脫離「滿足他人期待以換取接納」的重擔,從「滿足他人期待」這偶像的權下得到釋放。

應許下的平安與穩妥:教會中的弟兄姊妹應透過簡樸的生活、慷慨的給予和舍己的付出,來展現基督徒最終的安全感,是建立在上帝的應許上,而不是建立在自身的經濟實力,這對在美的中國青年將是強而有力的見證。

跨界的踐行:美國華人教會跨出種族的藩籬,向不同社會階層和族裔的人伸出援手,跨出文化的固步自封,反而促使美國華人教會放棄倚靠自己,轉而更多倚靠上帝,來面對多元文化和多元社會的挑戰。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