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中文日」:重溫基督教來華中文出版歷史

2023 六月 21日, 星期三 12:29

2019年和合本聖經翻譯一百周年,於香港基督教書展展覽。(圖:基督日報)
2019年和合本聖經翻譯一百周年,於香港基督教書展展覽。(圖:基督日報)

聯合國定今天(20日)為「中文日」,中文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語言之一,早於1815年已出版第一份基督教華人月刊,《中文和合本聖經》也於1919年面世,造就歷代的華人教會和信徒。

聯合國在2010年提出訂立「中文日」,為了「慶祝多種語言以及文化的多樣性,也提倡在聯合國的工作語言中平等的使用這六種官方語言。」並且選在4月20日,這天也是紀念倉頡,他被喻為五千年前創造中文字的人物。

中文在基督教傳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基督教傳播是一個跨文化和多語言的過程,福音來華中文成為舉足輕重的媒介。1815年馬來西亞出現第一本華人月刊,結集聖經新約、基督教教義的解釋、科學、技術和時事的新聞。

1815年8月5日,英國作家艾倫·米恩(Milne)以創作小熊維尼與兒童詩作聞名於世,他與首位來華宣教的教傳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在馬來半島的貿易港口馬六甲,以雕版印刷技術出版華人月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Chinese Monthly Magazine),是世界上第一個以華人為對象的中文近代報刊。

Like Us on Facebook

六年後,米爾恩於1821年死於肺病,儘管華人月刊停刊,但米爾恩對中國和東南亞華人的貢獻巨大。其他傳教士緊隨其後成立出版社,這些報刊對中國社會產生巨大影響,並促成了世俗出版物的誕生,1911年辛亥革命時全國共有報刊500種。

另一部華人巨著是百年歷史的《中文和合本聖經》,1919年翻譯完成面世,歷盡百多年活力依然,中國教會歷史學家分析原因,該版本聖經幫助全球華人基督徒統一身分,提供了共同的宗教意識。

中文和合本聖經使用當代中國通用語言、文字簡單,被各行各業的人容易理解,而且翻譯的中文具有韻律,在今天不同版本的中文聖經譯本,和合本在基督教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耶穌基督的大使命是吩咐門徒:「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9-20)

對基督教來說,福音傳到地極也就是用當地民族的語言融入其文化之中,以致當地人可以使用自己的言語表達基督教信仰。中文作為一種通用語言,對基督教的傳播、聖經研究至關重要,基督教也在不斷吸收和融合不同文化的元素,突出了跨文化的色彩。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