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研討會(五) 葉菁華:哪裡有耶穌,那裡是教會

2023 六月 21日, 星期三 12:44

葉菁華教授總結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圖:基督日報)
葉菁華教授總結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圖:基督日報)

這些年社運疫情移民潮之下,香港教會形態大挪移,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教授於「站在破曉前的香港教會」牧養研討會指出,教會並非用群體、空間定義,哪裡有耶穌,那裡就是教會。

葉菁華教授為《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總結,提出何謂教會?教會包含甚麼內涵?新型信徒群體與體制教會之間,遇上甚麼的撞擊與配搭?

哪裡有耶穌,那裡就是教會

他認為,基督在哪裡那裡就是教會,教會包含「聖道」宣講上帝的說話;「聖禮」施行聖禮時具體顯出上帝與我們一同坐席;「聖徒」奉耶穌之名聚集。因此,耶穌在弱勢群體中這裡就是教會,不論聖堂或是咖啡店。

衞理宗共同創始者之一約翰衛斯理提出蒙恩的途徑:1. 敬虔的途徑,例如參與教會聚會、領聖餐、祈禱、讀經;2. 領受恩典的途徑,例如探監、探病、扶貧,聖靈是否固囿在教會呢?給我們新的想法。

Like Us on Facebook

教會不是事件式,並非用群體空間來定義,思考何為教會時,葉菁華提出兩問題:我們現在所作的在這裡是否就是教會?甚麼是使命?他指出,得救人數增多不是使命,而是耶穌做甚麼叫我們做甚麼。大使命是「去」不是「來」,縱使教會認為有需要,使命是做耶穌所做的,耶穌進入人群傳道、醫治、趕鬼,讓人們發現耶穌隱藏在他們當中。

體制教會vs新型信徒群體的張力

透過連串的反思,葉菁華提出現時香港教會「新態」,根據大使命移民潮之下,流散海外或是從國內移入來的人,教會也需要去牧養。

然而,體制教會與新型信徒群體(自由傳道人/斜槓牧者)互相配搭但也衍生問題,例如非體制教會的信徒報讀神學院,學院怎樣評估這群體?非體制教會信徒的殮葬,怎樣處理骨灰等,值得繼續探討。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6月9日舉行「牧養研討會2023:站在破曉前的香港教會」,發佈《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並舉行兩場研討會,邀請不同宗派領袖及機構負責人,分享其事工如何回應香港教會的「生態」及「新態」,地點:中華基督教會望覺堂,上下午兩場聚會約300多人次出席。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