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循道國際130周年花祭 籲教會扶弱展現真正「敬拜」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130周年舉行「花祭慶典」,范爾敦牧師10月22日主日崇拜強調四千年前阿摩司先知對弱勢群體關懷的話,仍然對今天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呼籲教會在社區展現真正的「敬拜」。
逾300領袖出席全華浸宣大會 擬訂普世宣教方案 第10屆全球華人浸信會宣教大會(下稱:全華浸宣)於8月22日至24日在泰國芭提雅舉行,主題為「在這時代——傳給萬邦的故事」。此次大會吸引20多個國家、300多位華人浸信會代表和教會領袖參加,香港浸聯會感恩華人浸信會藉浸宣平台得著未得之民。
20萬香港人定居英國 華人堂會人數增29% 根據最新研究報告,華人基督教團體在英國教會成長迅速。過去兩年共有27間新教會成立以滿足香港移民的需求,然而教會領袖感到疲憊不堪,曼徹斯特宣道會主任牧師趙偉初形容教會從家庭變成大公司。
上環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列為法定古蹟:基督精神長存社區 政府10月20日公布古物事務監督將上環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列為法定古蹟,大樓建於1918年採用芝加哥風格,融入中國文化,首個為華人而設的社區會堂及室內體育場館,對本港社會、宗教、教育及復康服務發展有貢獻。
俄羅斯關閉烏克蘭境內多間教會 摧毀59棟宗教建築 俄烏戰事持續進行,俄羅斯軍隊繼續關閉烏克蘭吞併地區的教會,並摧毀了至少59棟宗教建築。自去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烏克蘭境內270處文化遺址遭到破壞,其中包括116處宗教遺址。
台長老教會年輕族流失 基研智庫講座:危機時刻親近神 長老教會在台150年建立數百間教會,近年該會年輕族群大量流失,基督教研究智庫舉辦講座,創辦人林鴻信老師重申讓教會成為教會是上帝招聚的群體;高雄德生長老教會主任牧師王道仁解讀統計數字,成年、青年、兒童均下降,中小型教會嚴峻,長老會未來需認清呼召,危機時候親近上帝。
大馬教會協進會75周年 華勇主教:傳福音不畏挑戰! 馬來西亞教會協進會近日舉行75周年慶典,來自英國聖公會、天主教、長老會、路德會等不同教派代表參加。馬來西亞衛理公會榮休會督華勇呼籲當地教會保持獨特身份和優勢,成為國家的祝福、成為鹽和光。
聖公會宣教交流會 張翠華校長:「去」傳福音「等」待收成 香港聖公會宣教專責委員會6月24日舉辦宣教交流分享會,當中有負責人分享天水圍聖腓力堂吸引人們進入教堂的方式、聖十架小學的兒童生命教育營,以及青衣基督顯現堂幼稚園進入非基督徒社區的宣教事工。
砂拉越華人年議會「4/14視窗」:培育孩子福音使者 砂拉越華人年議會宣教部7月1日舉辦講座「4/14視窗」,「4/14視窗」指4至14歲的孩子,全球有12億人,其中70%生活在貧窮地區且從未聽過耶穌。研究顯示,63%的人在這年齡段接受耶穌,他們需要宣教士和經費投入,培養成福音使者,教導他們為未得之民禱告、奉獻、傳福音。
調查:聖公會宗教科缺基督徒老師 明華辦培訓課程 聖公會發佈宗教教育在校實施調查報告,發現所屬學校的基督徒老師比例不足兩成,而教堂對幼稚園的牧養支持不足,就著有關調查,明華神學院開辦相關的培訓課程,支援教職員同工,深化對其宗派的教義,宗教教育理論基礎等。
牧養研討會(五) 葉菁華:哪裡有耶穌,那裡是教會 這些年社運疫情移民潮之下,香港教會形態大挪移,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教授於「站在破曉前的香港教會」牧養研討會指出,教會並非用群體、空間定義,哪裡有耶穌,那裡就是教會。
牧養研討會(四) 梁柏堅勉青年:撕裂非截肢倡「群體共學」 「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第二場研討會,自由傳道的葉晞諒分享用小型機動模式探訪無家者、與流散群體一同受苦。盧子鋒創辦的純白鎮以紙版遊戲聚集年輕人,互相聆聽心聲。李潔卿則分享青年全球網絡提供各種教育和培訓例如咖啡與生命事工,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突破機構梁柏堅倡群體共學服侍遊走信仰的年青人。
牧養研討會(三) 林津牧師:擁抱轉變風平浪靜教會做的少 「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第一場研討會,有宗派領袖表示,社會運動對教會發展帶來影響,很多事工雖未如期進展,牧者卻可更多時間探訪信徒;移民潮帶來衝擊,一些教會信徒離開,需要思考精簡教會的事工。教會需要擁抱轉變,不斷進行改革,鼓勵工作分優先次序和減緩密度,並專注於質量而不是數量。教會也需要給予信徒更多的自主空間,符合他們的恩賜,透過彼此交流建立更好的關係。
牧養研討會(一) 葉菁華發佈研究揭信徒流失真相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6月9日舉行「牧養研討會2023:站在破曉前的香港教會」,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教授發表名為《香港基督教焦點小組研究分析2023》報告,探討香港市民對基督教的觀感、基督徒流失實況和原因、網上崇拜貢獻和挑戰等;發現市民對基督教辦學及社福持正面,然而生活壓力、教會意識型態與世界脫節致使信徒流失。
基督教全國兩會領袖來港討論「基督教中國化」 中港兩地教會領袖近期頻繁交流,日前香港首次舉辦基督教中國化研討會,全國三自主席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葉菁華認為需要「解殖」,挑戰西方神學標準和壟斷性的知識論。
聖公會開基180周年 陳謳明籲中庸包容多元合一 聖公會開基180周年及教省成立25周年,榮休大主教鄺保羅回顧教會存在的使命;陳謳明大主教引用路加福音4章耶穌宣告天國臨格,指出聖公會在四分五裂的亂世以中庸、包容、多元合一精神照耀世間。
香港教會前景會議:三宗派教牧流失信徒人數下降 建道神學院4月17日舉行大型研討會「塑造香港教會前景會議」,三大宗派領領兩位院長分享,建道神學院院長蔡少琪牧師預計「強者更強,弱者更弱」,強調將資源放在人,何處都是教會;另三宗派的教牧會友人數均下降,但宗派領袖對未來仍保持樂觀態度。
聖公會復活節牧函:主教籲信徒以生命說好港澳故事 復活節剛過,基督復活帶給人類的盼望長存不息,香港聖公會主教院早前發出復活節牧函,呼籲信徒積極面對在世任何挑戰和困境,基督復活賜人盼望,人亦能以生命說好香港和澳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