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城祈禱會:日本核污染萬物結局近了? 大衛城文化中心8月25日舉行明亮晨星祈禱會,吳振智牧師提到日本福島排放核廢水是自私行為讓世界陷入一片災禍。他指出萬物結局近了是必然的事,人卻可將恩賜化為大的祝福,讓每一個人重新得著盼望。
辯論墮胎:兩派引用聖經各自表述 北卡羅來納州生育協會顧問近日在教堂山的佈道分享墮胎經歷,自稱感受「上帝的存在」及批評福音派反對墮胎的觀點;家庭研究委員會卻指該名顧問誤解聖經,從詩篇及路加福音,聖經沒有提及墮胎。
夏威夷山火:長老會救災中心籲協調勿阻救援 夏威夷毛伊島拉海納本周發生火災,死亡人數增至93人,4,000多遊客被困。台灣長老教會聲援「肢體受苦百體受苦」;美國長老會救災中心、紅十字會、全國救災志願組織呼籲協調應災;太平洋長老會則發出禱文「求主修復創傷者心靈」。
聖公會宣教交流會 張翠華校長:「去」傳福音「等」待收成 香港聖公會宣教專責委員會6月24日舉辦宣教交流分享會,當中有負責人分享天水圍聖腓力堂吸引人們進入教堂的方式、聖十架小學的兒童生命教育營,以及青衣基督顯現堂幼稚園進入非基督徒社區的宣教事工。
日本教會接待黑道釋囚 佐々木炎牧師:如果你看人就看到上帝 新冠疫情嚴重動搖教會,有日本牧者指教會要復原需重新思考本質:「社會本身就是教會」,其牧養的教會開放給黑幫背景的釋囚、殘障人士、單親媽媽等,創造一個寧靜的地方讓人遇到困難時,可以互相尋求幫助。
美國教堂創舉!直升機空投千隻彩蛋紀念復活節 復活節紀念耶穌基督復活之外,也是美國大小教堂吸引不常到教會的信徒大好機會,有教堂一連兩周末安排直升機從上空投下3000多隻復活彩蛋,不過此舉被批評是消費基督的復活,聖俗二事混為一談。
大馬教區減塑啟動「保護地球」為期5年 馬來西亞政府推廣減少塑膠污染保護環境,天主教會啟動「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的孩子運動」,從2020年開始為期5年,每年設有不同的主題;今年主題為「停止塑膠污染」,活動從今年9月至明年8月。
浸信會社關研討會:華人宗派教會社福立場分歧 基督教社會關懷歷史源遠流長,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吳國傑教授在一研討會析解早期教會、宗教改革、現代教會對此的立場,例如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加爾文的社關同光譜不同顏色;現代華人教會自稱福音派,但宗派之間社關立場分歧。
加拿大聖公會原住民爭取自主權 加拿大去年公開原住民寄宿學校舊址過千兒童遺骸,揭發19世紀天主教會以殘暴手法進行「文化種族滅絕」,杜魯多總統邀教宗道歉承諾政府盡力補償。不過原住民爭取自決之心未因此消減,加拿大聖公會原住民聖品與平信徒認為,向受害原住民道歉和經濟補償並不足夠。
國際明愛會促世貿 醫療共享助貧國應對新冠 新冠疫情持續變種病毒肆虐,國際明愛會在此機會上,向世貿組織成員國明確要求,放棄所有醫療技術知識產權,支持信息共享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轉讓,幫助這些國家應對新冠疫情。
教關家長講座 籲聆聽感受打開溝通渠道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5月舉辦「親子溝通」家長講座工作坊,伙伴教會旺角浸信會陳吳真真牧師呼籲家長聆聽孩子及自己感受,這像鑰匙打開溝通渠道,另分析腦部結構,幫助孩子將情感記憶轉化為理性分析表達感受。
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主日」:傾聽地球的需要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每年6月首個主日定為「生態關懷主日」,並備講章及邀請教會安排宣講,今年題目為「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醫治受傷地球的神學」,選用經文:詩篇104篇。
5.19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限制 宗教場所上限至85% 本港疫情緩和,特首5月3日宣佈今天(5月19日)放寬第二階段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包括宗教處所人數限制提升為容納量上限的85%;天主教香港教區亦發通告,周守仁主教公布相關牧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