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因工程技術誕「三人DNA嬰兒」用人類胚胎實驗引倫理爭議
近日一項基因工程技術的新突破引起了科學家和基督教倫理方面的的擔憂。英國使用三人的DNA創造嬰兒以預防致命的遺傳性疾病,據悉過去五年內已有8名「三人DNA寶寶」出生——除父母DNA外,這些嬰兒身上還會有0.02%來自另一位女性的遺傳物質。
英國人權特使:基督教受迫害加劇部分國家瀕「滅絕」威脅
鑑於基督教在全球範圍內遭受的迫害越演越烈,英國近日鎖定了十個主要在亞洲的重點關注國家,並作出承諾透過積極外交捍衞宗教自由這一寶貴人權。
「709十週年暨法治與信仰自由」研討會:律師家屬、美國政要呼籲關注中國人權狀況
在中國「709大抓捕」十週年之際,一場主題為「709十週年暨法治與信仰自由」的研討會於本週二在美國國會山舉行。此次會議由對華援助協會(ChinaAid)與光傳媒(Shining Light Media)聯合主辦,匯聚人權律師家屬、流亡維權人士、美國政界代表及宗教自由倡導者,反思中國法治與信仰自由的現狀,並呼籲國際社會持續關注。
尼日利亞大屠殺 200天主教徒睡夢中遇害
6月13日星期五晚上,武裝分子在尼日利亞貝努埃州(Benue State)展開大屠殺,造成多達200名天主教徒喪生。
-
皮尤研究:基督徒仍是全球最大宗教羣體
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雖然基督宗教仍是現時世界最大的宗教羣體,但人口增長比例近十年來有所下降,而穆斯林則是人口增長最快的宗教羣體。
-
教宗良十四世首度任命中國主教 延續方濟各中梵協議
上月就職的新任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在6月5日首度任命一位中國主教,並獲中國當局承認。今次任命是根據梵蒂岡與北京在2018年簽訂的《主教任命臨時協議》,延續已故教宗方濟各最具爭議的中梵外交政策。
-
烏俄戰難:福音勢不可擋 數十萬烏克蘭人歸信基督
來自烏克蘭教會的大衞·卡爾查博士(David Karcha)5月29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的歐洲福音大會上透露,在烏俄戰爭期間,數十萬人聽聞福音並歸信基督。他説:「在和平時期,福音是強大的,但在戰爭時期,福音勢不可擋!」(In a time of peace, the Gospel is powerful, but in a time of war it is unstoppable.)
-
法國「為耶穌而行」盛況空前 逾六萬人上街見證信仰
5月24日(星期六),一年一度的「為耶穌而行」在法國本土及海外共13個城市同步舉行,吸引超過六萬人走上街頭,見證基督的愛與信仰,場面熱烈,創下歷史新高。
-
美國看見復興!7700人南加州海灘同步洗禮
南加州一海灘於5月3日成為信仰的見證之地!7752人在亨廷頓海灘(Huntington Beach)集體接受洗禮,公開宣告生命因耶穌而改變,現場更有超過3萬人觀禮,包括來自各州的牧者,創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洗禮紀錄。
-
新任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彌撒 強調教會基督愛裏合一
首位美籍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於5月18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就職彌撒,正式成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
-
2025全球守望名單:3.8億基督徒遭逼迫 北韓踞首位
監察全球宗教自由機構「敞開的門」(Open Doors)公佈2025年《全球守望名單》(World Watch List),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3.8億基督徒因信仰而遭受甚高或極高的逼迫,其中中亞和非洲國家高居前10位。
-
白煙升起!新教宗良十四世上任 將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冒白煙了!白煙於羅馬時間5月8日晚6點07分從西斯汀聖堂煙囱升起,名號為「良十四世」、69歲的美國籍樞機主教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當選為天主教會第267任教宗,他將領導全球14億羅馬天主教徒。
-
《尼西亞信經》歷史探討:界限與包容 1700年後的信仰堅守與教會反思
今年適逢尼西亞大公會議1700週年,香港崇基神學院推出三輯神學對話視頻,主題為「我們眼中的《尼西亞信經》」。《尼西亞信經》全稱為「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歷經325年尼西亞會議與381年君士坦丁堡會議兩次重要會議而形成。
-
特朗普政府推動宗教自由新舉措: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葛福臨受任委員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5月1日「全國祈禱日」活動上簽署行政命令,正式宣佈成立「宗教自由委員會」(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旨在強化美國公民宗教自由的憲法保障。在被任命的13位委員中,華人基督徒熟知的福音派領袖葛福臨(Franklin Graham)也名列其中。
-
方濟各遺產引發討論 華人牧者關注其對全球格局與信仰影響
華人牧者陳佐人直指已故教宗方濟各在諸多爭議中「明哲保身」。作為美國西雅圖大學神學系教授,陳牧師擁有深厚的神學背景,曾師從天主教思想家並長期在天主教大學執教。他以特有的幽默和洞察力,講述已故教宗的生平,甚至調侃美國天主教的信仰困境,稱他們「難以找到信仰的家園。」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西方主導時代即將終結?亞洲領袖呼籲建立新型教會夥伴關系
在巴拿馬舉行的第三屆「基督超越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會上,馬來西亞衞理公會榮休主教華勇博士發出強烈呼籲,敦促全球南方教會領袖承擔全球宣教使命的領導責任,並建立不受西方神學主導或財務依賴的真正夥伴關系。
-
梵蒂岡歷史首次 教宗方濟各葬禮使用普通話禱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葬禮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話禱文創造了歷史。作為耶穌會的一員,方濟各似乎決心追隨早期耶穌會傳教士前往中國的腳步,並希望改善與中國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