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 彭培剛10問激勵基督教出版未來 2023香港書展開鑼,基督教出版聯會7月19日於基督教坊舉行開幕禮,今年主題為「閱讀在這裏遇上」,11間出版商參展舉辦近40場講座,大會期望讀者與喜愛書籍和作者相遇,並找到滋養心靈和真理的內容。
威克里夫協會呼籲 為烏克蘭聖經翻譯者祈禱 俄烏戰爭持續七個月未有停火跡象,烏克蘭境內不少人的家園遭到轟炸,波及當地的聖經翻譯者和家人,威克理夫協會(Wycliffe Associates))呼籲信徒為此祈禱,保守工作員平安,以及繼續竭盡全力完成聖經翻譯的工作。
夕陽書業的未來 梁永泰預視社會劇變創造契機 科技一日千里,早於21世紀初出版已被喻為夕陽行業,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在文藝出版社主辦的出版趨勢座談會,分析數碼時代出版範式轉移:限量出產與輕量化等,並預視未來出版的路向。
聆聽聖經運動展開:21天重演聖誕奇蹟 聽信真道(Faith Comes By Hearing)推出〈Bible.is〉應用程式,在迎接12月聖誕節期間,聆聽路加福音,紀念耶穌基督降生,重新發現基督偉大的故事。
華人聖經翻譯百年啟示:傳教士用中國哲語譯出「上帝」「耶和華」 在中文聖經翻譯歷史,幾位重要翻譯者來自南洋宣教的傳教士,馬來西亞神學院4月17日舉辦「話說中文聖經翻譯」在線講座,聖經翻譯史專家唐子明博士闡述其翻譯方向,既忠於聖經原著,結合中國宗哲詞,選用中間文體讓老百姓、知識分子皆讀通。
後現代誰主影像真相? 文字培訓機構籲信徒訓練解讀能力 在多元媒體影像充斥的世界,怎樣析解影像信息掌握真相?位於南加州的創世記文字培訓書苑本月舉辦全球退修會,華人作家莫非指基督教視覺藝術作品是接觸非信徒的介面,另一作家黃瑞怡認為,觀賞者提升見識更有能力理解和分析影像作品。
香港以琳書房2月全線結業 曾辦「創意市集」傳揚基督教 香港以琳書房在臉書公佈2月8日最後一間佐敦店關閉,即日起全線結業,多謝各界支持及歡迎留言。書房在港成立約30年,除了售賣屬靈書籍,2005年建立自家品牌「以琳創意」(Elim ARTS),主打生活產品及禮品系列,也曾舉辦「創意市集」,藉此傳揚基督教價值觀。
台灣萬人族群《德克達雅語》聖經 歷七年终面世 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克達雅語》聖經面世,族群透過母語掌握信仰知識,研究人員亦能深入了解其民族的教會史料;聖經感恩奉獻禮將於12月27日在南投仁愛鄉賜得磊安長老教會舉行。
政治疫症爭議籠罩香港 孫寶玲:敬畏主普通人做出「不」尋常事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教授孫寶玲近日在網誌發文,題為「尋常事.普通人.偉大神」,指出香港人面對社會爭議、疫症等危機似是無能為力,但忠於主能做出不尋常事情,勉勵大家的生命不要被恐懼和權勢吞噬。
丹麥聖經2020譯本「猶太」取代「以色列」捱批 丹麥聖經公會(Danish Bible Society)2020年新版聖經譯本,以「我們」、「猶太人」代替「以色列民」遭受批評,該會回應指譯本不受政治影響。
威克理夫「 SUN 」約聖經面世 逾5千萬失聰失明人士接觸福音 威克理夫協會 (Wycliffe Associates)去年完成為失聰及失明人士專設新約聖經譯本,今年2月20日於奧蘭多舉行奉獻禮,為5,600萬無法接觸福音人士提供通往基督的路。
兒童權益機構閱讀日贈書 弱勢社群識字展開新生 台灣世界宣明會在世界閱讀日(4月23日)前夕展開二手童書捐募活動,讓弱勢家庭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和習慣;協會亦透過教育推廣閱讀,援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