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書業的未來 梁永泰預視社會劇變創造契機 科技一日千里,早於21世紀初出版已被喻為夕陽行業,恩光書院院長梁永泰在文藝出版社主辦的出版趨勢座談會,分析數碼時代出版範式轉移:限量出產與輕量化等,並預視未來出版的路向。
聆聽聖經運動展開:21天重演聖誕奇蹟 聽信真道(Faith Comes By Hearing)推出〈Bible.is〉應用程式,在迎接12月聖誕節期間,聆聽路加福音,紀念耶穌基督降生,重新發現基督偉大的故事。
華人聖經翻譯百年啟示:傳教士用中國哲語譯出「上帝」「耶和華」 在中文聖經翻譯歷史,幾位重要翻譯者來自南洋宣教的傳教士,馬來西亞神學院4月17日舉辦「話說中文聖經翻譯」在線講座,聖經翻譯史專家唐子明博士闡述其翻譯方向,既忠於聖經原著,結合中國宗哲詞,選用中間文體讓老百姓、知識分子皆讀通。
後現代誰主影像真相? 文字培訓機構籲信徒訓練解讀能力 在多元媒體影像充斥的世界,怎樣析解影像信息掌握真相?位於南加州的創世記文字培訓書苑本月舉辦全球退修會,華人作家莫非指基督教視覺藝術作品是接觸非信徒的介面,另一作家黃瑞怡認為,觀賞者提升見識更有能力理解和分析影像作品。
香港以琳書房2月全線結業 曾辦「創意市集」傳揚基督教 香港以琳書房在臉書公佈2月8日最後一間佐敦店關閉,即日起全線結業,多謝各界支持及歡迎留言。書房在港成立約30年,除了售賣屬靈書籍,2005年建立自家品牌「以琳創意」(Elim ARTS),主打生活產品及禮品系列,也曾舉辦「創意市集」,藉此傳揚基督教價值觀。
台灣萬人族群《德克達雅語》聖經 歷七年终面世 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克達雅語》聖經面世,族群透過母語掌握信仰知識,研究人員亦能深入了解其民族的教會史料;聖經感恩奉獻禮將於12月27日在南投仁愛鄉賜得磊安長老教會舉行。
政治疫症爭議籠罩香港 孫寶玲:敬畏主普通人做出「不」尋常事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教授孫寶玲近日在網誌發文,題為「尋常事.普通人.偉大神」,指出香港人面對社會爭議、疫症等危機似是無能為力,但忠於主能做出不尋常事情,勉勵大家的生命不要被恐懼和權勢吞噬。
丹麥聖經2020譯本「猶太」取代「以色列」捱批 丹麥聖經公會(Danish Bible Society)2020年新版聖經譯本,以「我們」、「猶太人」代替「以色列民」遭受批評,該會回應指譯本不受政治影響。
威克理夫「 SUN 」約聖經面世 逾5千萬失聰失明人士接觸福音 威克理夫協會 (Wycliffe Associates)去年完成為失聰及失明人士專設新約聖經譯本,今年2月20日於奧蘭多舉行奉獻禮,為5,600萬無法接觸福音人士提供通往基督的路。
兒童權益機構閱讀日贈書 弱勢社群識字展開新生 台灣世界宣明會在世界閱讀日(4月23日)前夕展開二手童書捐募活動,讓弱勢家庭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和習慣;協會亦透過教育推廣閱讀,援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兒童。
台「二二八事件」和解推手蘇南洲主懷安息 正義啟發港人借鑑 台灣雅歌出版社、《曠野》雜誌創辦人蘇南洲2月27日在睡夢中安息主懷,享年67歲。蘇南洲生前為基督教資深文字工作者及民主運動和平鬥士,去年來港分享民主運動,台灣轉型正義為香港民主發展借鑑。
基督教出版業處寒冬 顧問教路打造時尚品牌 數碼媒體年代網絡閱讀成風,紙本書量大減衝擊實體書店,基督教書店怎樣經營是一門學問。有品牌顧問在香港基督教零售業協會上月舉辦的「基督教文化品牌7R思考」講座,提出多項建議,以助基督教出社活化品牌。
日本聖經協會研討會:基督教元素現日本小說與動畫 日本聖經協會(聖書協會共同訳)近月在池袋總店舉辦周年研討會,主題為「聖經與文學:聖經是文化的淵源,影響古代和現代文學」,討論聖經翻譯與普通文學翻譯之間的區別,並分析基督教元素介入日本動漫。
威克理夫發佈統計:逾700種語言族群擁全本聖經 威克理夫國際聯會(Wycliffe Global Alliance)公佈「2019年聖經翻譯統計」,截止今年10月1日,全球語言總數共7,353種,完成整部聖經翻譯共698種語供56億人使用;另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推行「全球翻譯計劃」,幫助翻譯專家裝備世界各地的聖經翻譯員製作高質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