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誰主影像真相? 文字培訓機構籲信徒訓練解讀能力 在多元媒體影像充斥的世界,怎樣析解影像信息掌握真相?位於南加州的創世記文字培訓書苑本月舉辦全球退修會,華人作家莫非指基督教視覺藝術作品是接觸非信徒的介面,另一作家黃瑞怡認為,觀賞者提升見識更有能力理解和分析影像作品。
香港以琳書房2月全線結業 曾辦「創意市集」傳揚基督教 香港以琳書房在臉書公佈2月8日最後一間佐敦店關閉,即日起全線結業,多謝各界支持及歡迎留言。書房在港成立約30年,除了售賣屬靈書籍,2005年建立自家品牌「以琳創意」(Elim ARTS),主打生活產品及禮品系列,也曾舉辦「創意市集」,藉此傳揚基督教價值觀。
台灣萬人族群《德克達雅語》聖經 歷七年终面世 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德克達雅語》聖經面世,族群透過母語掌握信仰知識,研究人員亦能深入了解其民族的教會史料;聖經感恩奉獻禮將於12月27日在南投仁愛鄉賜得磊安長老教會舉行。
政治疫症爭議籠罩香港 孫寶玲:敬畏主普通人做出「不」尋常事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新約教授孫寶玲近日在網誌發文,題為「尋常事.普通人.偉大神」,指出香港人面對社會爭議、疫症等危機似是無能為力,但忠於主能做出不尋常事情,勉勵大家的生命不要被恐懼和權勢吞噬。
丹麥聖經2020譯本「猶太」取代「以色列」捱批 丹麥聖經公會(Danish Bible Society)2020年新版聖經譯本,以「我們」、「猶太人」代替「以色列民」遭受批評,該會回應指譯本不受政治影響。
威克理夫「 SUN 」約聖經面世 逾5千萬失聰失明人士接觸福音 威克理夫協會 (Wycliffe Associates)去年完成為失聰及失明人士專設新約聖經譯本,今年2月20日於奧蘭多舉行奉獻禮,為5,600萬無法接觸福音人士提供通往基督的路。
兒童權益機構閱讀日贈書 弱勢社群識字展開新生 台灣世界展望會在世界閱讀日(4月23日)前夕展開二手童書捐募活動,讓弱勢家庭孩子培養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和習慣;協會亦透過教育推廣閱讀,援助第三世界國家的兒童。
台「二二八事件」和解推手蘇南洲主懷安息 正義啟發港人借鑑 台灣雅歌出版社、《曠野》雜誌創辦人蘇南洲2月27日在睡夢中安息主懷,享年67歲。蘇南洲生前為基督教資深文字工作者及民主運動和平鬥士,去年來港分享民主運動,台灣轉型正義為香港民主發展借鑑。
基督教出版業處寒冬 顧問教路打造時尚品牌 數碼媒體年代網絡閱讀成風,紙本書量大減衝擊實體書店,基督教書店怎樣經營是一門學問。有品牌顧問在香港基督教零售業協會上月舉辦的「基督教文化品牌7R思考」講座,提出多項建議,以助基督教出社活化品牌。
日本聖經協會研討會:基督教元素現日本小說與動畫 日本聖經協會(聖書協會共同訳)近月在池袋總店舉辦周年研討會,主題為「聖經與文學:聖經是文化的淵源,影響古代和現代文學」,討論聖經翻譯與普通文學翻譯之間的區別,並分析基督教元素介入日本動漫。
威克理夫發佈統計:逾700種語言族群擁全本聖經 威克理夫國際聯會(Wycliffe Global Alliance)公佈「2019年聖經翻譯統計」,截止今年10月1日,全球語言總數共7,353種,完成整部聖經翻譯共698種語供56億人使用;另世界少數民族語文研究院推行「全球翻譯計劃」,幫助翻譯專家裝備世界各地的聖經翻譯員製作高質譯本。
超科技軟件虛擬現實合體 聖經發展利與弊 現代科技對聖經的未來有甚麼影響?信徒對聖經的依靠有何轉變?強勁的聖經軟件功能讓信徒搖身變研經專家,另有學者擔心科技帶人進入虛擬現實合體的時代,反而干擾接收聖靈的信息。
2019基督教書展開幕 文宣使命無懼亂世 第35屆香港基督教聯合書展於10月17日在尖沙咀街坊福利會禮堂舉行開幕禮,參展機構共34間,展出新書、影音產品及禮品外,適逢和合本聖經翻譯一百周年,大會舉辦多場相關主題講座及展覽。
和合本《聖經》百周年 翻譯歷波折仍體現教會合一 今年為和合本《聖經》翻譯百周年,作為上帝賜予華人教會寶貴珍品,麥金華教授在出席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合一與教會關係委員會、天主教香港教區基督徒合一委員會舉辦的合一講座「譯根經:談談中文聖經翻譯的故事」詳述和合本《聖經》翻譯經歷的五時期,以及對和合本的翻譯事工的評價,當中雖出現不和卻為不同國籍、宗派的傳教士提供合作的契機。
美大學首本科學教材 宇宙爆炸聖經洪水兼容 福音派的伊利諾州惠敦學院(Wheaton College)近月出版具有特色的教科書,由該學院教授合力著作,關於生命起源、宇宙創造待課題,揉合科學與基督教信仰撰寫而成的教材。
慈禧太后王者聖經現台灣 125年歷史氣派不滅 慈禧太后《新約全書》現台灣。近日在東海大學圖書館主辦之「書中之書──東海特藏聖經展」,展出多部具歷史價值的《聖經》,其中一本為125年歷史慈禧太后六十壽禮的「君王版聖經」,顯現貴族氣派;該《聖經》曾兩度來香港展出。
馬台文字出版交流會 新舊媒體各有所長宜兩者兼顧 網絡年代文字出版被視為夕陽工業,基督教出版機構面對挑戰有何應對?台灣基督教論壇基金會、馬來西亞教會媒體《南鐘》雙月刊雜誌、衛理報及文橋傳播中心於12月7日舉行座談會,探討文字事工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