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燈節 士林靈糧堂演跨世代快閃虎舞 2022台北燈節2月11日至20日展開,今年以線上線下混合式進行,其中士林靈糧堂以「平安之光」為主題展出三個聖經主題花燈,計有「吞約拿的鯨魚燈」、「五餅二魚燈」、「耶穌與羊」。
菲律賓「黑耶穌」遊行疫下取消 線上全國轉播 菲律賓天主教年度盛事「黑耶穌」(Black Nazarene)遊行,因疫情影響連續第二年取消,放置雕像的奎阿坡(Quiapo)教堂神父稱,相關的彌撒改在線上全國播出,呼籲教友懇切祈禱。
台北聖家堂「巨型針筒」迎聖誕 民眾心靈「注入」愛 臨近聖誕疫情陰影籠罩之際,天主教台北市聖家堂呈現另類燈飾裝置:「疫苗馬槽」 ,一支巨型針筒豎立門前,盼望基督的愛「注入」眾人心中,並於11月28日晚上舉行點燈儀式。
處境神學論壇 關瑞文稱散留港人皆渴求有家 崇基學院神學院與流堂Flow Church於12月10日合辦「跨堂會 X 神學院論壇」,主題「留下來的Ekklēsia」,來自不同宗派與背景的牧者、神學院教授交流,並指出去留兩批港人皆尋找家的感覺,提出超越本土主義、認定天國子民身分的想法。
教會網上敬拜技巧:字幕打燈過場破沉悶 新冠疫情教會聚會模式大挪移,網上敬拜闖出一番新氣象,紐約神學教育中心8月27日舉辦「向多媒體敬拜前進」講座,中港台澳門網上直播。資深音樂人吉中鳴提出,網上敬拜技巧如字幕與畫面同步;多媒體副總監胡斯翰指,網絡敬拜要立體和生活化;歐建樑(春麗)認為敬拜需延續到信徒生活。
「疫苗氣泡」:聖公會維持三成入座 正委會質疑為何要打? 政府4月28日刊憲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有條件放寬宗教場所、食肆等社交距離措施。宗教處所由三成增加至室內的一半及室外之百分百,聖公會發通告建議各堂維持聚會人數三成;對食肆的新措施,天主教團體質疑將防疫與疫苗接種掛勾,政策本末倒置。
中國情人節與猶太普珥節 人間戀對上帝愛 正月十五(2月26日)是元宵佳節又稱為中國情人節,為迎接佳節,古代人家張燈結彩、少女結伴出門猜燈謎尋良緣,充滿喜氣洋溢的氣氛。猶太人世界在2月25至26日則慶祝普珥節,紀念舊約聖經猶太人從滅族中得蒙上帝眷愛,充滿愉悅。
政府封疫區 教界禱告守望油麻地 備防疫物資自取 新冠疫情在港未有止息,政府近日封鎖油麻地、佐敦區或街道導致街坊物資短缺,該區教會社福活動暫停,惟另覓途徑支援居民,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亦發起14天以禱告守望油麻地。
台教界推禱告盛會 延續韓純福音教會晨更祈禱傳統 台北純福音教會將於2月1至6日,一連六日舉行純福音年度禱告盛會「耶利哥晨更禱告會」,主題為「為福音齊心努力」,呼籲教會培訓新生代在校園、職場承擔福音大使命。
士林靈糧堂〈浩瀚星空下―祢愛故我在〉跨代合唱 原創聖誕劇疫情送暖 士林靈糧堂於12月19至20日聖誕季節隆重推出近300位弟兄姊妹參與的〈浩瀚星空下―祢愛故我在〉聖誕系列活動,包含百人合唱聖誕音樂會、原創聖誕戲劇、與聖誕體驗活動,期待能將平安與祝福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台教會青年論壇:講「理財」談「婚嫁」帶「 LGBT到教會」 教會文化、理財、戀愛、公共議題是現今年輕人所關注,「2020 ROAR 青吶特會: JCARD青年論壇」於8月19至21日在高雄靈糧堂舉行,探討有關話題,逾千位年輕信徒參加。
政教講座監控疑雲 主任牧師:不怕背主十字架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8月30日於Google Meet舉辦中國政教講座疑國安人員監控事件,引起教內外人士揣測宗教自由會否受壓。事隔數日堂主任牧師陳勉宜在教會臉書專頁發放視頻回應指,不怕監控失去自由,勉信徒不用害怕。
教會Google Meet中國政教講座疑被國安人員入侵干擾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屯門堂在上星期日(8月30日)舉行名為「紅旗下十架的歷史變遷」講座,期間有昵稱「中國國安局香港分局」、「中國國家安全局」、「Shenzhengovernment」深圳政府的用戶多次要求加入被拒,在問答環節,更多次將該堂堂主任陳勉宜牧師移離視像會議。
美國教堂重開爆傳播 宗教自由與健康掀爭論 美國總統川普5月22日呼籲各州重新開放教堂,疾病與控制中心錄得650病例與全美近40間教堂和宗教活動有關;宗教自由、健康安全,加上政治因素,在美國掀起一場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