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區為香港和平辦彌撒 促港府善用公權護人民 韓國首爾總教區社會司牧局11月28日晚上於明洞主教座堂舉行彌撒,以「與弱勢社羣同在一起的彌撒」為香港和平而奉獻,柳京村輔理主教主持,醫院司牧委員長金知亨神父講道,心繫香港人民,不諱發聲教會受影響,促港府用公權保護人民。
教宗亞洲之旅為港人祈禱:未忘示威運動 教宗方濟各亞洲之旅11月19日展開,在周六(23日)乘專機飛往日本東京途中發電報為中港台兩岸三地人民祝願,並給特首林鄭月娥電報祈求天主賜福港人,學者指反映教宗未忘反送中運動的示威者。
政教關係講座 郭偉聯:講台不是用來派系鬥爭 反送中運動持續近半年,引起信徒群體撕裂、心靈破碎,社運與靈命有何關係?郭偉聯博士11月23日在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舉辦的政教關係講座,主題探討「社會運動下的靈性覺醒」;參加者約200多人。
祈禱會守望香港關注理大 林海盛勉信徒去除復仇心 理工大學被圍困事件持續未解,雖有千多人離開校園當中300人未及18歲,但小部分人仍留在校內抗爭,社會大眾關注學生安危。有基督教團體在周日(18日)發起「守望香港祈禱會」為理大被困者祈禱。
美參議院通過法案監察港府人權 學者:下一步組織游說團 美國參議院在美國東岸時間傍晚6時以無異議的方式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參議院版本,以及限制非致命武器出口的《保護香港法案》,藉以監察香港政府人權。
理大圍困三日仍有學生未撤 基督教團體促人道救援 香港理工大學被圍困已進入第三天,截至週二(19日)中午12時約600人離開當中約200人是18歲以下,部分人送院救治,仍有300多人於校內。基督教界多個團體發出緊急呼籲,促各方保持最大的克制,以非暴力,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去解決危機。
禁蒙面法火上加油 浸聯會40理事促特首撤回 香港特區政府10月5日頒佈《禁止蒙面規例》之後,大眾反對聲不絕。香港浸信會聯會40名理事10月31日發出聯署聲明,指該法「對亂局只是火上加油」並提出五點呼籲。
神學家潘霍華抗納粹暴政 教會借鏡和理與勇武並存 神學家潘霍華在納粹德國暴政下見證基督,在今天香港逃犯修例引發的抗爭處境,有何參考?李文耀博士在10月26日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舉辦的政教關係講座,探討潘霍華的神學倫理學時,主張教會需承擔福音使命,以「和理非」參與社會抗爭。
守望香港祈禱會 眾牧者盼社會彰顯公義 教牧關懷團、基督教教牧聯署籌委會主辦「守望香港祈禱會」10月21日晚上7時在添馬公園舉行,大會分三個時段為香港這城祈禱,並邀得蒲錦昌牧師、馬保羅牧師、王少勇牧師分享信息。
中國政府三壓港宗教 守護民主當務之急 香港政治步入半威權時代,政教關係是否亦需要轉型?基督教潮人生命堂聯會在10月至12月舉辦「霧霾下的教會」政教關係講座系列。第一講於10月19日在牛頭角堂舉行,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院長邢福增主講,題目為「危城下的反思」,從歷史向度探討政教關係。
聖公會籲社會各方「放下武器」安靜重尋路向 香港聖公會主教院昨(20日)向香港市民及教友發牧函,過去近五個月,仇恨種籽在香港生根,媒體經常出現對抗、衝突、指罵、威嚇等字眼。原本擁有免於恐懼的自由變得天方夜譚。
禱告祭壇看香港局勢:心意對準上帝 改變城巿命運 逃犯修例事件持續四個多月,社會衝突日益加劇。有牧者認為今天香港的困局都在神的掌權中,並寄語香港教會在危機中看到屬靈契機,促基督徒以上帝所賜的禱告權柄為城巿禱告。
六宗教領袖、國際特赦組織聲明:不容香港暴力升級 逃犯修例街頭抗爭愈演愈烈,十一國慶日多區發生嚴重警民衝突,有學生被警察近距離槍擊,香港六宗教領袖強烈譴責暴力;國際特赦組織要求港府就槍擊事件展開調查,敦促警方檢視其執法手段,盼望以緩和局勢為前提,防止更多性命受威脅。
天主教團體不滿大三巴宣傳國慶 遺忘殉道者貢獻 十一國慶當日,澳門旅遊局舉行光雕表演,將國徽國旗投射在大三巴牌坊,天主教團體批評澳門著名地標大三巴教堂變成為中國歌功頌德的佈景板,具有歐洲天主教歷史象徵的教堂被世俗化及被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