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君樞機籲大專生追求真理:誘惑可能導致上癮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在大專聯會開學彌撒講道,強調「真理」和「智慧」的重要,以面對思想混亂的世代,鼓勵學生在新學年增強祈禱和閱讀聖經的習慣,時刻謹記「我們的家鄉是天堂!」
建道學術研討會:陳智衡籲香港教會宗派共同應對社會挑戰 在建道神學院12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建道神學研究部副教授陳智衡博士發表了一篇題為〈未竟的合一:「香港聯合教會」計劃〉的論文。他追溯了普世教會合一運動與中國宗派教會合併的歷史,並呼籲香港各宗派教會避免因差異而互相攻擊,共同應對社會挑戰。
媽媽,妳是信仰中的主要影響者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多數美國的母親在孩子13歲之前就將自己的宗教觀念傳給了他們。如果一位母親是基督的虔誠追隨者,她的孩子很可能會遵循這種模式。如果一位母親是不可知論者、享樂主義者或無神論者,她的孩子也很可能會採納這些觀點。
陳肇兆牧師:環球聖經新譯本的意義與價值 環球聖經公會總幹事陳肇兆牧師/博士(Rev. Dr. David Chan)近日在接受"优视"節目訪問時,詳細介紹了環球聖經公會的工作,特別是關於最新《環球聖經新譯本》的背景、翻譯過程及其對當代基督徒的重要性。
建道125周年承傳學養 推出「信仰資源庫」整合教研成果 建道神學院9月30日舉行125周年學術研討會,主題「基督信仰,多元面向」,十多位老師發表研究成果,代院長高銘謙博士強調學養的重要性,學院並推出「建道信仰資源庫」激發信徒對神學研究的興趣。
家長如何應對學校與家庭教育觀念的差異--基督教學校黃以祥校長的建議 近日,The King's Academy加州基督教學校的校長黃以祥(David Huang)在一次深入的訪談中,分享了家長如何在面對孩子在學校所接受的價值觀、性教育等與家庭教育觀念不一致的情況下,採取積極有效的引導方式,從而促進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協作。
中港兩地生死教育研調:港生對離別情緒難表達 中港兩地生死教育遲起步,青年辦公室(MWYO)9月16日發表《香港中學生看生死研究報告》,發現有宗教信仰學生不了解活著理由;同時引述內地近6成大學生希望獲得死亡教育的相關培訓。
創傷文學角度看聖經 盧家輝:對受創傷的現代人很療癒 嶺南大學基督教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副總幹事盧家輝探討聖經中的創傷文學,列舉約翰福音和馬可福音,皆能幫助讀者理解情感崩潰及倖存者的罪疚,對當代受創傷者具有療癒作用。
加爾文是個工作狂?屈思宏講座探索屬靈偉人的多面性 提到加爾文,一般都會想到他眉頭緊鎖的形象。甚至在Gary Brown筆下,加爾文被描繪為鼻子尖長、鬍子濃密,表情嚴肅,不苟言笑。"其實他也是跟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有他的人性和感受。"屈思宏博士在《加爾文神學概論》近日線上講座中帶領會眾打破對其單一、嚴肅的印象,探索這位屬靈領袖的多面性。
白大衛牧師安息主懷:一生奉獻臺灣基督教育事業 2024年9月6日,曾任臺北基督學院院長及董事長的美國籍宣教士白大衛牧師(Dr. David White)安息主懷,享年90歲。臺北基督學院及相關機構已啟動治喪委員會,呼籲大家代禱。
建立子女門徒生命:九成父母理念與實際存差距 在美國天道家庭事工系列講座,羅一強牧師指出北美華人教會面臨移民壓力、後現代思潮和世俗價值觀挑戰。他呼籲教會支持和裝備父母,以聖經為基礎,在家中培育兒女成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
恩光書院推出自學平台 揭開城市再生與靈性的面紗 恩光書院近期推出全新的自學平台,一連三講的系列主題為「城市的創造與再生——伯特利的啟示」,細閱一個城市,探討城市中的任何物件如何具有其價值,從中看出城市的歷史和脈絡。
基督徒父母每天應該為孩子禱告的10件事 我們生活在一個混亂而瘋狂的世界,孩子們每天都要面對這樣的環境。當你想時刻陪伴他們,但又因其他責任無法做到時,這可能會讓人感到困難。你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一天中不斷為孩子禱告。那麼,你應該為孩子禱告什麼呢?以下是十個建議。
早期心智發展的奧秘:從遊戲到學習的演變 在嬰兒的心智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核心觀念往往被忽視--早期的活動和興趣對智力發展的重要性。正如James Ward博士在他的講座中所提到的,這些活動不僅僅是遊戲,更是兒童學習和成長的關鍵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