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裔基督徒太空人奔月:感恩參與登陸火星之旅前奏 美國太空總署本月公布阿提米絲2號探月任務及四名太空人名單,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是第一位被選為飛向月球的非裔美國太空人,他同時是休斯頓基督教會的會友,格洛弗在發佈會感謝上帝給予他難得的機會,並指該任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里程碑,作為登陸火星之旅下一步。
基督教服務處調查:子女移民留港長者7成傾向抑鬱 香港移民潮之下,長者與子女離別留港情緒與日常生活面對不少挑戰,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早(13日)舉行「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發佈會,發現每2名子女移民就有1位長者留港獨居,近7成有抑鬱傾向,該處推出支援計劃,增強長者認識社區及善用配套資源。
離婚再婚如換手機? 萬力豪牧師:先向神誠實認罪 The Hope教會網上節目《牧師!我朋友想問…》第六季第1集上月底播出,主題是「離婚了還能期待愛情嗎?」萬力豪牧師表示結婚不像買手機,是與伴侶相處一輩子;再婚者也需向神誠實認罪。
灣區短宣中心探討斷捨離 陳詩佩:清除情緒毒素7答問 灣區基督徒短期宣教訓練中心3月25日舉辦講座,介紹斷捨離如何提高生命質素。亞馬遜區域經理陳詩佩指出,斷捨離包括外在和內在兩方面。外在斷捨離可從時間,空間和金錢釐定生活目標,有助性格變積極;內在斷捨離可循7個自我檢視問題測試心靈狀況、清除情緒毒素,陳詩佩強調,認識主耶稣是最有效的內在斷捨離方法。
世界詩歌日:失落的語言呼喚人類靈性美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3月21日定為「世界詩歌日」,為這種瀕危語言保育並促進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在中國詩歌有特殊地位以此探究東方文化;在世界局勢動盪之際,烏克蘭戰地女孩之詩給人聆聽種族對生命的體驗;而基督教的詩篇具三千多年歷史,但影響力穿越時空,成為人類共同的靈性補給。
療癒情緒講座 陳誠東:走出沮喪體悟人生無常 疫情期間難免帶給人不少傷痛,難以走出陰霾,如何助人助己面對哀傷情緒?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婦女事工小組10月15日舉辦「療癒•擁抱•放下」講座,陳劉麗嬋師母介紹操練安靜7步驟,表示有了平安喜樂就能面對不同風浪;陳誠東牧師(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靈修部主任)提出度過悲傷經歷5階段,惟走出沮喪體悟人生無常,接受適應失去的環境。
旅遊世界遺產:法國沙特爾大教堂藏瑪利亞聖衣 法國著名朝聖地沙特爾聖母大教堂,建於1264年,內藏聖母瑪利亞生下耶穌時所穿的束腰外衣(聖衣),教堂經歷大火、重建、電擊,歷盡滄桑、見證世界千年變幻,於1979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可說是旅遊法國必去的勝地。
明光社講座防學童輕生 吳浩然校長:關鍵詞窺探自殺傾向 明光社9月30日舉行講座,探討學童輕生的原因與防治。精神科醫生廖廣申認為防止自殺可藉著「保護因子」和「支持因子」,例如家庭凝聚力高、尋找民間社團幫助等;顯理中學校長吳浩然提醒老師跟進學生時,清楚角色和限制。
關愛受造世界會議 泰北農民:氣候變化影響生計 第二屆關愛受造世界與福音香港會議於9月30日舉行,主題為「心意更新 ‧ 美境重建」,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黃國維在視頻指,福音與環境息息相關,泰北農民表示,天災人禍氣候變化增加影響山地部落的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