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滿聖誕:台灣教會走進社區散發耶穌溫馨的愛! 隨著聖誕節逐漸臨近,台灣各地的教會積極融入社區,藉著一系列慶祝活動,重置耶穌在聖誕節的中心位置。今年,台中的客西馬尼行道會、高雄的新生命小組教會以及台南的基督教協進會等教會,努力將耶穌的愛與福音帶到每一個角落,將基督教的精神深入民心。
靈安晚期照顧研討會2024:提升晚期生活品質,讓長者活出尊嚴與盼望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等機構於12月4日在香港大學舉辦靈安晚期照顧研討會2024,吸引超過400位專職及管理職系同工參與,探討靈性在晚期照顧中的重要角色,提升長者晚期生活品質。
感恩節的真諦:李智峰牧師感恩秘訣大公開! 2024年感恩節(ThanksgivingDay)於11月28日,澳洲雪梨山區宣道會( Hills Christian Alliance Church )主任牧師李智峰在講道提到,許多人忽視擁有的幸福而埋怨神,提醒信徒多思考、多感謝、多交談,時刻數算主恩。
基督教團體為劏房戶發聲:盼民生政策幫助貧苦大眾 港府上月發表 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簡樸房」政策引發社會迴響,有指立法規管「簡樸房」以取締劣質劏房,令租戶擔心被劏房業主迫遷,基督教團體紛表達意見及為此祈禱。
現代人尋求占卜算命:聖靈恩雨對抗靈性空洞 國度豐收協會(Asia for JESUS)近期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聖靈的澆灌如何改變人們的靈性狀態。講者指出,許多現代人因靈性空洞而轉向占卜算命。然而,當聖靈的恩雨降臨在人心時,人們便不再活在恐懼中,而是因主的喜樂而歡快。
文化認知調查:香港青少年普遍認同中華文化價值觀 為推廣中華傳統文化,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與澳門基督教青年會、廣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及台灣的張老師基金會合作,進行一項針對青少年的文化認知調查,發現本港青少年普遍認同及支持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
六成受訪者對數位設備上癮:數位排毒10個快速步驟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數位設備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市場研究公司調查顯示,韓國有六成受訪者對數位設備上癮,這衍生「數位癡呆」的出現,有效的方法是進行「數位排毒」。
【萬聖節系列#2】李錦彬牧師解釋聖靈醫治的風險與靈界轉移 上文探討慶祝萬聖節會否打開靈界大門?今集李錦彬牧師續談聖靈醫治的過程存在許多潛藏的危險與迷思,因無法確定真正的力量來源,當中可能涉及靈界轉移,他強調面對疾病時尋求正確的醫療方案應為首要之務。
【萬聖節系列#1】專訪李錦彬牧師:慶祝萬聖節會撞鬼? 10月31日即將來臨,萬聖節作為起源於異教的節日,當人們參與各種慶祝活動時,是否會打開靈界大門?為了解答這一問題,本報專訪了被稱為「趕鬼牧師」的李錦彬牧師,他深入解析了撞鬼現象的本質,以及基督徒應如何在萬聖節分辨物質界和靈界。該系列報導將持續多日刊出。
妳是情緒化的媽媽嗎?避免成為「戲劇女王」的八種方法 你會將自己歸類為「戲劇女王」嗎?也許不會,但其他人會這樣形容你嗎?我相信我們中沒有人想要成為那種高維護、反應過度、情緒化的媽媽,尤其是在涉及到我們孩子的時候,但如果我們不加以防範,這確實很容易發生。
國際消除貧困日:聖經強調關懷弱勢促進社會正義 每年10月17日,聯合國定為「國際消除貧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旨在提高全球對貧困問題的關注;聖經亦強調關懷弱勢促進社會正義。
諾貝爾和平獎頒日本倡廢核團體:普世教協促無核武器運動 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日本廣島和長崎原子彈倖存者組織(Nihon Hidankyo),以表彰其為實現無核武世界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普世教會協會(WCC)和世界宗教和平會議日本委員會(WCRP)聯合呼籲全球推動無核武器運動,促進和平與安全。
建道研讨会:刘佩婷探讨创伤信徒的复原之路 在建道神学院12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该院辅导系副教授刘佩婷博士指出,约75%的香港学生在童年时期经历了创伤。她提出了四项基于信仰的"创伤知情策略",帮助受创者认清自身创伤经验、促进复原,并预防再次创伤的发生。
面對單身基督徒 應該避免的五個問題 單身基督徒的生活是一段充滿愛、笑聲、喜悅和問題的旅程。未婚信徒享受著自由的單身生活,同時也經常面臨關於其感情狀態的提問。家庭、朋友、教會成員,甚至社交媒體上的帖子,不斷地向單身人士提出有關愛情、生活和家庭的問題。
2024年兩次日食衝擊信仰:應驗末世預言? 2024年將發生兩次日食:4月8日的日全食與10月2日的日環食,這一天文現象引起了許多天文愛好者的注意。部分基督徒將此視為耶穌再來的徵兆,而宗教學者則認為這種觀點缺乏邏輯基礎,並提醒不應以自然現象來預測末日。學者指出,歷史上曾有宗教組織的成員因錯誤解讀天文現象而導致集體自殺。科學家和神學家都強調,對這些現象的解釋應基於事實和聖經教導。
突破調查:7成青少年想做回自己 呼籲父母無條件接納 突破機構發佈調查,近八成(78.3%)青少年以父母對成績期望設定目標,近6成以成績定義自我呈「條件式自尊」傾向。研究指出,條件式自尊削弱自尊感,無條件接納有助提升自尊及展現真實自我。
VR虛擬實境遊戲:基層家庭SEN學生拉近親子關係 近日,香港世界宣明會與科技公司攜手合作,利用虛擬實境(VR)遊戲方式,為基層家庭及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全新而沉浸式學習體驗,有效促進親子之間的正向溝通,改善親子關係。
林書豪現身說法:年輕基督徒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堅守信仰 年輕一代尤其是Z世代群體正在被社交網絡和電子產品包圍,這一群體中的基督徒如何在忙碌生活中堅守信仰,追求與神的親密關係?林書豪現身台北靈糧堂,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並鼓勵年輕基督徒群體。
宣明會香港慈善跑:呼籲市民體驗徒步取水 改善非洲水利 在香港,清潔食水隨手可得,但在全球許多地區,人們仍然缺乏這一基本生活資源。為此,宣明會首次在香港舉辦「Global 6K For Water」路跑及步行籌款活動,旨在為非洲地區籌款,改善當地的水利設施。
香港中學生抑鬱問題嚴峻 YMCA呼籲建立「三層應急機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近日發佈一項針對本地中學生的「精神健康素養」調查結果,揭示約三成(30.6%)受訪學生正遭受抑鬱症狀困擾。調查結果令人擔憂,不僅顯示精神健康問題在學生間的普遍性,亦反映了他們對於心理健康幫助的低求助意願。
中港兩地生死教育研調:港生對離別情緒難表達 中港兩地生死教育遲起步,青年辦公室(MWYO)9月16日發表《香港中學生看生死研究報告》,發現有宗教信仰學生不了解活著理由;同時引述內地近6成大學生希望獲得死亡教育的相關培訓。
中港台教會賀中秋:手製月餅送訪家庭 中港台教會賀中秋。香港的飲食業福音團契製作5000月餅派發給基層人士、手晴家參與中秋市集。台灣基督教芥菜種會啟動「中秋送愛行動」受惠家庭感到喜悅和感激。在遼寧有牧師創作讚美詩歌,融合中秋節傳統與中國文化。
尼希米宮廷智鬥帝王:鍾志廣牧師籲職場信徒「先求神的國」 在職場「有老細沒有上帝,有上帝沒有老細」,究竟「老細和上帝能否共存」?鍾志廣牧師在商區福音使團第二晚的培靈會解讀尼希米記,強調為神事奉要付出代價,而且將異象付諸行動。
廣州市文物保護教堂:光孝堂開設「信仰藥房」 廣州基督教光孝堂創新開設「信仰藥房」,「處方」涵蓋婚姻家庭、單身約會的靈性支持。同時,舉辦聖經知識競賽,激發信徒讀經熱情。教堂建於1921年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哥德式建築風格莊嚴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