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文物保護教堂:光孝堂開設「信仰藥房」 廣州基督教光孝堂創新開設「信仰藥房」,「處方」涵蓋婚姻家庭、單身約會的靈性支持。同時,舉辦聖經知識競賽,激發信徒讀經熱情。教堂建於1921年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哥德式建築風格莊嚴美觀。
宗教教育中心推課程:幫助青少年認知壓抑情緒 為推動青少年情緒教育,宗教教育中心近期舉辦講座暨新書發佈會「心靈秘密花園」。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張佩斯指出,透過該套課程輔導理念青少年可在安全空間接觸和表達感受,藉由導師的陪伴尋找到人生意義和目標。
調查:學生自我批評多 抑鬱焦慮增 幸福感下降 開學日前夕,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公佈《中學生幸福感調查》,發現中學生整體幸福感只屬一般;抑鬱指數屬正常範圍;5成多學生常對自己苛責;團體指出學生越多自我批評,越易受抑鬱,幸福感越低。
調查:唱聖詩《奇異恩典》改善心臟健康 一項新研究發現,唱《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可能與改善心臟健康有關。研究結論指出唱歌被視為一種安全的治療干預,適用於可能因身體或骨科限制而無法參與傳統運動的老年人群。
殘奧會的觀影共融:失明人協進會體育口述影像服務 2024年巴黎殘奧會8月29日來臨,失明人協進會獲香港電台邀請提供體育口述影像服務,使視障人士能透過直播無障礙地欣賞比賽,為增進觀眾對殘運會的認識,義工和學員參加特別培訓。
恩光書院推出自學平台 揭開城市再生與靈性的面紗 恩光書院近期推出全新的自學平台,一連三講的系列主題為「城市的創造與再生——伯特利的啟示」,細閱一個城市,探討城市中的任何物件如何具有其價值,從中看出城市的歷史和脈絡。
臨終者生命與靈性關懷:吳思源籲家人道愛與道別 香港人口老化,長者晚期生命靈性關懷備受關注,完美句號基金執行董事吳思源在廣蔭頤養院聚會上,指出病者經歷三階段,照顧者需給予病者尊嚴和愛,並且為臨終者送上道謝、道愛、道歉與道別。
極端天氣影響基層生活 社福團體倡增設臨時庇護中心 極端天氣對基層生活影響嚴重,社福團體倡增設臨時庇護中心,並提出針對劏房住戶、戶外清潔工和無家者的建議,包括電費支援、改善通風環境、保障工人休息權利等,以改善他們在極端天氣下的生活條件。
守護伴侶家人 曾偉洪籲放下執著建立「是但」家庭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及心理健康會8月9日舉辦網上講座「重視精神健康·守護伴侶家人」,精神專科醫生孔志航指出夫婦為照顧孩子關係轉差,提出處理衝突三部曲,雙方情緒緊張時暫停、分開冷靜才重新討論;曾偉洪博士呼籲放下執著接納自己,建立「是但」家庭。
炎夏送清涼:基督教團體公園關心長者街頭派水 炎夏襲港,香港自7月以來氣溫持續高於30度,有基督教團體在街頭設立站點提供瓶裝水,社區居民自發派紙巾,同時也有牧者和青少年在公園關心長者,分享物資,並送外賣。
氣候變化研討會:香港世界宣明會倡導「重活農林、重建希望」 氣候變化是21世紀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對全球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在這個背景下,香港世界宣明會於世界環境日(6月5日)與CESGA Alumni Asia及香港地球之友合辦應對氣候變化研討會。
精神健康講座 廖廣申醫生:產後精神病發率僅千分之一 忠僕事奉中心舉辦精神健康講座,精神專科廖廣申醫生指出婦女患抑鬱症是男性的2倍,並識別產後抑鬱症類型與症狀;臨床心理學家黃志明博士提出認知行為療法識別負面思想,呼籲丈夫支援太太。
DSE放榜日:YMCA提供升學輔導 派咖啡曲奇舒壓! 香港中學文憑試(DSE)下周三(7月17日)放榜,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YMCA)各服務單位準備各種活動,生命教育計劃、流動諮詢站、輔導服務等,支援5萬名考生。
調查:教師、家長情緒壓力與學生抑鬱程度成正比 城市大學團隊調查,小學生情緒壓力三年最高,家長與教師亦處於中等或以上水平,團隊指學生、家長、教師心理健康互為影響,建議學校採用校本正向教育計劃,提升家長和老師的心理健康。
華福:教會革新之路引入未來學新思維? 世界華福中心《使命門徒》Podcast談論「未來學」對教會的洞見,未來學將未來視為多種可能性的集合,以更清晰的視角策劃出周全的因應策略.面對未知的未來,聖經挑戰信徒不要只顧眼前需要,思考更遠大的事情,包括永恆的未來。
【旅遊系列】暑假郵輪靈修之旅:探索阿拉斯加山脈冰川 暑假海上靈修之旅展開!牧師帶隊乘坐郵輪前往阿拉斯加,近距離觀賞雄偉山脈、崎嶇冰川、野生動物、古雅漁村,船上並舉辦奮興會、詩歌敬拜,一起探索上帝創造之美。
南北極氣候變遷衝擊生態 何建宗極地科研保護大自然 南北極是地球上獨特的結構,其氣候變化對環境和生態系統產生重要影響。何建宗教授在香港忠僕事奉中心波阿斯學院講座提到厄爾尼諾現象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極地科研的重要,呼籲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愛護。
父親禱告會 吳振智籲帶領子女認識神影響一生 父親節前夕,大衛城文化中心舉行父親禱告會,吳振智牧師指出父親對兒女影響一生一世及勉勵帶領子女認識耶和華;維護家庭基金則指出爸爸需要在社交、分擔照顧、喘息、專家支援和自我照顧五個範疇獲得支援。
世界海洋日:大澳生態導賞 屏東海生館淨灘活動 2024年世界海洋日主題是「喚醒新深度」,在香港,大澳永續發展教育工作室舉辦系列活動,包括永續海洋展及生態導賞;台灣屏東海生館淨灘活動結合講座,呼籲保育從家庭開始。
明光社「保護孩童」計劃 籲家長教育孩子認識家居安全 兒童家居安全一直備受關注,明光社推出「幸福孩童:保護孩童身心靈計劃」,透過公眾教育短片,提醒家長指導孩子學習生活自理,注意讓家中環境安全,避免意外發生。
垃圾變資源 張麗萍:不支持極端環保 大自然動態平衡 垃圾徵費原定8月1日實施,政府近日宣布暫緩政策。前長春社總監張麗萍早前在講座提出大自然處於動態平衡,垃圾可以變回資源,並且倡導環保4R:Reduce、Reuse、Recycle、Replace。
朱敏健交棒:平機會無權限處理同性婚姻問題 前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4月退任,提及在任期內對同性婚姻問題平機會無權限處理。對於入境處更新指引,訂出三個更改身份證性別標記的準則,他亦指不需要平機會加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