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首輪疫苗接種 四分一人憂安全 美國周一(14日)展開首輪的新冠疫苗接種,醫護人員、護老院長者優先,預計一個月內替2千萬人接種,但調查發現近一半美國人包括基督徒對疫苗持懷疑態度,有拉比接受注射並發佈視頻宣傳,認為信仰與科學之間並不存在矛盾,視頻錄得逾39萬人次觀看。
疫情反覆 醫生促父親領導子女做運動提升意志 在新冠肺炎隔離期間,父母和孩子也會受到情緒影響或提出疑問,父親怎樣疏解孩子的情緒?推廣男士家庭親職的牧者建議家庭制訂日程表,讓孩子善用時間吸取知識、運動提升意志等。
環聖健康講座 情緒解困七貼士:運動舒緩精神 環球聖經公會推出「環聖講座:躁動社會的心靈健康」系列,回應港人在政治、疫情影響下,為家庭增加凝聚抗逆能力。中國神學研究院輔導科教授區祥江在10月23日首播的《家庭篇》介紹情緒解困貼士,鞏固家庭結構。
心靈健康硏討會 學者:人有自癒能力「靜觀」感受情緒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第四屆香港心靈健康硏討會於8月8日在線舉行,五位講者均為資深臨床心理學家,會中引用多份研究報告分析港人受社會事件與世紀疫症下的情緒狀況,提供心理復原路徑包括:靜觀、自我療傷、家庭非暴力溝通法則等,並建議政府及自願團體舉辦網上訓練幫助受情緒困擾人士。
心靈創傷形像低落 康貴華醫生提出「公平審訊」饒恕方式 不少基督徒在信主多年後心中仍然缺乏平安和喜樂,其中原因是沒有深入處理過去成長中親密關係的創傷及其後果,精神科醫生康貴華在拉法基金會8月1日舉辦的整全心靈醫治年會,分析心靈創傷與醫治的實際步驟。
疫情緩和社運抗爭再起 學者分析心理:憤怒者成長受創 疫情緩和反送中社運再起,警民衝突近日頻生,在情緒角度上怎樣看抗爭者的內在世界?潘怡蓉助教及心理治療師陸忻紅珠在中國神學研究院5月11日舉辦的「逆」師「疫」友牧者心靈小憩工作坊,分析憤怒的來源及重建自尊感的途徑。
逆境求存 治療師「情緒取向療法」盼港人生命創意義 在逆境和嚴峻疫情下,人的生活及情緒有受影響,受困的身心靈怎樣紓解?私人執業輔導員李韻華在中國神學研究院製作的心理教育輔導短片,建議在特別的時刻捕捉逆境帶給自己的機會,並提出簡易實行的方法。
美副總統彭斯領隊抗疫 祈求上帝尋智慧 新冠肺炎繼續蔓延,國際社會關注疫情並且發起祈禱活動。美國副總統彭斯昨日(3月2日)在辦公室召開祈禱會尋求上帝的智慧應對疫情;美國基督教機構發起今日為全球禁食祈禱日。
突破調查:四成青少年「逆休息」感內疚 學生自殺時有發生,青少年精神健康不容忽視。突破機構進行一項名為「『逆休息』文化與青少年倦怠」研究,調查發現,4成半受訪者應付學業或工作而身心俱疲;4成處於「逆休息」狀態,即休息後感到內疚。
中港百人赴研討會 環保宣教誓給力 香港忠僕事奉中心4月27日舉辦環保宣教研討會「維護神、人、土地和諧」,探討神對人託付環保與宣教的使命神學,並如何在職場與生活實踐。有來自香港、深圳的但以理及巴拿巴學院學生與基督徒,近100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