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事工案例分享:職場疲倦者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在現代職場中,繁忙的工作節奏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常讓人倍感壓力。近期在「愛與衝突和睦事工」的《和睦下午茶》節目中,一位參與者以「疲倦的人」署名,傾訴了她的職場經歷:高強度工作、缺乏認可、不公平待遇,以及如何在信仰中尋求力量與平衡。
「燃亮生命巡迴展」釋放藝術宣教的力量 洗滌心靈、為貧窮人發聲!
由香港藝術動力主辦的「燃亮生命愛與光巡迴藝術展」於12月12日至15日在觀潮浸信會舉行,展出梁友東牧師和周文志弟兄共44件藝術作品,包括藝術裝置、繪畫、雕刻和攝影等。梁友東牧師向本報表示藝術是宣教的途徑之一,藉此進入人羣感染生命,特別是喚起信徒對貧窮羣體的關注。
國際人權日:失明人協進會促港府推動無障礙科技與職場融合!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於「國際人權日」(12月10日)發表文章提升社會對視障人士權益的關注,並向行政長官提出「三改六掃除」共九項建議,如推行無障礙科技提高殘疾僱員工作效能、推出「職涯教練」試驗計劃,幫助殘疾人士融入職場。
靈安晚期照顧研討會2024:提升晚期生活品質,讓長者活出尊嚴與盼望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等機構於12月4日在香港大學舉辦靈安晚期照顧研討會2024,吸引超過400位專職及管理職系同工參與,探討靈性在晚期照顧中的重要角色,提升長者晚期生活品質。
-
「重生的地方,夢想的開始」:和平之君兒童福利院走過二十年的故事
天津武清和平之君兒童福利院自2004年成立以來,走過了二十年的歷程,從默默耕耘發展為津冀地區知名組織,幫助200多位殘疾兒童。今年10月院方舉辦慶祝活動,創辦人楊應瑞強調「廿載守護,愛再起航」,並有港、台歌手獻唱《讓愛啟航》,鼓勵孩子勇敢追夢。
-
香港共融指數屬一般:男性被定型、南亞人士遭歧視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發布「香港共融指數2024」,共融指數為69.44分,屬「一般」評級。男性、南亞裔人士、劏房户認為社會不共融;醫療、房屋最高分,教育、就業最低分。
-
新生協會晚宴籌建戒毒院舍:2026年啟用全新服務助戒毒者
基督教福音戒毒機構新生協會於11月23日舉行二十三週年晚宴,展望未來位於大嶼山的重置院舍計劃,預計2026年完工並投入使用。新院舍將提供全面康復服務,支持者與學員齊聚一堂,感謝鄭振華牧師及新生協會的多年努力。當晚的籌款活動包括珍貴的景德鎮青花陶瓷,為院舍建設募集經費。
-
慈善組織舉辦「祝福馬六甲嘉年華」服務弱勢羣體
基督教非營利慈善組織AgapeCARE於11月9日在馬六甲購物中心舉辦「2024年祝福馬六甲嘉年華」,旨在服務當地的貧困、有需要及弱勢羣體。
-
國際團結榮獲2024抗擊饑餓與貧窮獎:拯救生命,重建未來
救援組織國際團結(Solidarités International)榮獲2024年《The.ORG Impact Awards》抗擊饑餓與貧窮獎項,表彰其在抗擊饑餓與貧窮方面的卓越貢獻。該組織始終致力於在戰爭、自然災害和極端困境中,為面臨困難的人們提供水、食物和庇護。
-
不僅僅是熱餐--生命河基金會感恩節集會見證服務於身心靈的強大社區影響力
生命河基金會(River of Life Foundation,ROLF)最有活力的事工之一是其食物銀行計劃及設施。他們計劃每月為超過15,000個家庭、約45,000人提供服務。這項外展活動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年度感恩節集會和午宴,旨在回饋社區。今年的活動將於11月16日舉行。
-
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前天文台長林超英促港府保育活生物種
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林健枝教授認為不應僅將恐龍化石與都市發展捆綁,應加強科學研究;蔡慕貞呼籲善用香港獨特的海岸線推動「區區有地質」;劉惠寧博士呼籲修復郊野公園;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促港府重視活生的物種,並非倚賴死的化石獲得驚喜。
-
【專訪】鄭振華牧師 新生協會戒毒村從廢棄校舍到希望基地
在大嶼山的隱秘角落,基督教新生協會的新戒毒村正在進行重置,本報深入這個戒毒基地,瞭解協會創辦人鄭振華牧師對人才培訓與管理的規劃,更感受他對長者關愛之情及學員語重心長的叮囑,盼他們能重建人生,這一切源於福音的大能。
-
「愛中同行 夢想起飛」十週年紀錄片將於台灣放映 分享跨文化宣教的故事
一部展示華人教會在非洲宣教的心路歷程的紀錄片,「愛中同行 夢想起飛(Fly With ACTS)」十週年,將於11月24日在台灣放映。
-
施達祈禱會:黎巴嫩百萬人流離呼籲寒冬救援
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持續一年,最近並與黎巴嫩真主黨交戰,施達基金會舉辦「戰火中的黎巴嫩」事工分享及祈禱會。黎巴嫩現時超過100萬人流離失散,據其合作夥伴稱,食物和藥品極度匱乏。
-
年輕人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 教會可以提供庇護所
隨著年輕人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加拿大的一個基督教支持事工表示,教會在為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安全空間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
突破調查:7成青少年想做回自己 呼籲父母無條件接納
突破機構發佈調查,近八成(78.3%)青少年以父母對成績期望設定目標,近6成以成績定義自我呈「條件式自尊」傾向。研究指出,條件式自尊削弱自尊感,無條件接納有助提升自尊及展現真實自我。
-
VR虛擬實境遊戲:基層家庭SEN學生拉近親子關係
近日,香港世界宣明會與科技公司攜手合作,利用虛擬實境(VR)遊戲方式,為基層家庭及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全新而沉浸式學習體驗,有效促進親子之間的正向溝通,改善親子關係。
-
拾荒者捱車撞3個月25宗:關注組籲增設低速街區
新福事工協會轄下組織「拾平台」聯同「街道變革」發表研究報告,發現2019年至2024年5月,拾荒者相關的嚴重或致命車禍達15宗,其中6宗死亡、5宗重傷。主要涉事車種為的士及中重型貨車。報告建議改善街道設計,設置交通緩行措施,並提高司機和拾荒者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