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今冬特別流行短裙配絲襪和長靴的打扮,這樣的打扮讓少女們顯得身材苗條、動感十足。但醫學專家提醒,在追求美麗的同時,愛美一族更應該注意保暖,避免寒凉對關節的刺激,導致關節早衰和骨刺的發生。
星島環球網報導醫學專家稱關節疾病爲「頭號致殘殺手」,每13個中國人裏面就有一個人有關節疾病。其種類繁多,有一百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由風寒濕長期刺激導致的風濕寒性關節痛。
風寒濕性關節痛症狀是隨著降温天氣,關節酸脹、麻木、疼痛難耐,有時連走路都困難。
醫生稱這種關節痛是長期反復寒凉的結果。長期反復寒凉刺激使血管收縮,可導致關節組織局部缺血、水腫,引起代謝障礙,導致無菌性炎症,如滑膜炎、滑囊炎等,影響對軟骨有重要潤滑和營養作用的滑液的正常分泌,會進一步損害軟骨健康。此外,關節受凉時肌肉和關節組織僵硬,穩定性不佳,活動時易造成關節韌帶、半月板、滑膜等組織及周圍肌肉、肌腱等組織的拉傷、扭傷,也會影響軟骨健康。而軟骨健康受到影響,會加速軟骨機能退化,導致骨刺發生。
另外,已患關節疾病者更應注意防寒保暖,因爲寒凉刺激是導致疾病復發和病情加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愛護關節從生活點滴開始
醫生同時指出「除了愛美冬季著裝單薄外,生活中還有一些不良習慣悄無聲息地侵害著人們的關節健康,經過長期量變積累,日後會誘發關節疾病。」,所以愛護關節應從年輕時開始,從日常生活點滴做起。
具體的不良習慣除了上述以外還主要有:鍛煉過度和大吃大喝。
不良習慣一:鍛煉過度
長期缺乏運動的人,往往一時心血來潮,想快速增强體質或瘦身减肥,於是突然進行超負荷强度鍛煉,跑步、登山等,結果很多人因此導致膝關節受傷。
醫生稱:膝關節是人體負重最大的關節,也是最易受傷的關節。平時很少鍛煉者,猛然間大强度運動,使膝關節一時難以適應,導致膝關節韌帶等組織損傷,甚至進一步傷及軟骨,加速軟骨退化,加快骨性關節炎的發生。
因此專家建議:鍛煉要循序漸進,强度不宜過大,長期缺乏鍛煉者更是如此。適當進行慢跑、散步、游泳及一些力量鍛煉,都可增加關節穩定性,有利關節健康,但不宜過多進行登山、上下樓鍛煉,有關節疾病者更應注意,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鍛煉。
不良習慣二:大吃大喝
長期過多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會導致肥胖,而肥胖會顯著增加髖、膝、踝關節負擔,加速關節軟骨磨損,引發骨性關節炎。肥胖者發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危險高達65%,接近正常人羣的兩倍,女性肥胖者患病幾率會增加4倍;若人們把體重降至正常水平,年老時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危險會大幅降低。
此外,大吃大喝還會導致機體代謝弁鉬棆炕A引起痛風,這會使尿酸鹽沉積在關節囊、滑囊、軟骨、骨質和其他組織中,引起關節損傷及炎性反應,導致痛風性關節炎。
專家建議:科學均衡飲食,應葷素、粗細糧合理搭配,不能過多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同時堅持適當運動,控制體重,保證機體正常代謝。超重和肥胖者,應積極减重。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