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足以觸動人的怒氣,小事如開車時別人不讓你過線、泊車爭位;和家人意見不和發生口角繼而動武;同事在背後說你壞話或出賣你;買樓蝕錢或投資失利等等...這些都能成為憤怒的導火線。而憤怒帶來的後果可以是很嚴重的,暴力事件如打人、殺人,很多時都是因憤怒而起,因此如何處理憤怒確實是人生的必修課。
中國神學研究院特別於本月中在多倫多及溫哥華分別舉行專題講座,由該校輔導科副教授陳幼莉女士主講。究竟人為什麼會憤怒? 陳幼莉說,喜怒哀樂是與生俱來的,生氣未必是一件壞事,關鍵是怎樣去處理。她舉了好幾個例子,如最近在香港發生的男嬰屍體失蹤事件,男嬰的媽媽十分生氣,打電話上電台表示十分憤慨,希望能找出事件的真相。
另外,去年驚動全球的三鹿奶粉有毒事件,據了解有29萬小朋友受到影響,他們大部分都患上腎結石,更有小孩因而喪命;後來又傳出國內另一個牌子蒙牛也有問題,香港的家長連夜都帶小朋友去醫院檢查,你聽到這些新聞後有沒有感到憤慨?
生氣的推動力--化悲憤為力量
此外,在四川大地震中,各大報章都報導了有一位有情有義的丈夫,背著太太的屍體回鄉,感動了不少人。但過了幾個月,新聞又報導這位情義漢與認識了9天的女子結婚,他的爸爸又出來指證他未曾盡過兒子的責任。情義漢忽然變成了絕情男,你又怎樣看呢?
Like Us on Facebook
陳幼莉說,當我們聽到這些新聞時,可能感到很憤慨,事實上,這反映了我們對公義的渴望。同時,生氣也是一種推動力,可以化悲憤為力量,讓我們平反申訴不公義的事情。
要知道怎樣處理憤怒,必須先從了解自己或他人入手。有些人的憤怒是漸進式的,但有些人則一下子暴跳如雷。人的憤怒分成不同的程度,輕微的話或雪|感到不順氣、不開心、納悶、煩燥等,而中度的憤怒可能是咬牙切齒、很激氣、身體發熱、不想看對方一眼;而嚴重的話可能是變得瘋狂、暴跳如雷等等。
接著,陳幼莉為大家介紹了一個自覺論,第一步是從觀察開始,首先觀察自己究竟看到什麼或聽到什麼會生氣? 然後再思想事情的經過,進而問自己的感受如何;之後反省自己的意圖以及作出的行動。
聖經中耶穌憤怒的場面
聖經中也記載了耶穌生氣的場面,如馬可福音3章5節,「耶穌怒目周圍看他們, 憂愁他們的心剛硬 ,就對那人說,伸出手來。他把手一伸,手就復了原。」這裡說了耶穌也會生氣,他為那些人的心剛硬而難過,但他卻沒有停止要做的工作。
另一個地方是馬太福音21章12節,「耶穌進了神的殿,趕出殿裡一切作買賣的人 ,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這裡耶穌的憤怒有行動,他的意圖是推翻那些不公義和不正當的事情。
基本上,處理憤怒時,大體上都需要面對神、面對自己和別人。陳幼莉又提到詩篇的作者寫了很多詩,開始的時候都懷疑和埋怨神,但到最後卻是肯定神與他同在。對於基督徒來說,我們要想神是怎樣看你現在的處境?進而作出反省和禱告。
此外,雅各書又提醒我們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這些都是屬靈的操練。她又解釋了以弗所書4章26節的經文,「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這裡說的「不可含怒到日落」不一定是指日落前一定要解決問題,因為有時候處理憤怒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但含怒的話需要適當的表達和傾訴,把問題解開。
至於怎樣與憤怒的人相處,陳幼莉就提議大家要首先讓當時人放鬆,例如吸氣和呼氣是一種好的方法。另一種是用幽默的方法作反擊,緩和緊張的氣氛。至於對著那些極度緊張和憤怒的「危險人物」,處理的方法就是不要和對方講大道理,而是先接納和了解他/她的感受。
最後,她鼓勵大家跟著自覺論去找出憤怒的理由,同時勉勵基督徒要以謙卑的心去饒恕別人,用愛心說誠實話,這樣聖靈會幫助我們更成熟地去處理憤怒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