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主流媒體之一的《中國青年報》發文章對近日發生的很多社會悲劇進行思考,「最近,有些新聞、有些故事耐人尋味,把這些讓人憤怒或感慨的事件綜合考量,可發現其反映的更深層次問題」——即基本道德的缺失,這是中國最大的傷痛。
文章舉出一個最近發生在北京的一個案例:一女車主被綁架,掏出錢、信用卡並告知密碼後,依舊被歹徒勒死。作者王沖表示,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其共同點在於,涉案人員缺乏最起碼的道德底線。對此,有人喜歡歸咎於制度層面,呼籲加強制度建設和法制建設。但他認為,從蘇丹紅到毒奶粉,從貪污腐敗到礦難不斷,從習水的學生到巴東的弱女子,其背後乃是基本道德的缺失。
為什麼在「道德」前面加上「基本」二字?作者説,中國人長期以來在評比道德楷模時,總是喜歡誇大,動輒就是見義勇為、捨己為人;動輒就是甘於奉獻、為國獻身;動輒就是母親病逝卻依舊堅守崗位,超出了常人可接受的範圍,因而造成了道德教育的空泛,進而造成道德的缺失,而中國人需要彌補的不是高尚、不是偉大、是遵守基本道德,遵守基本的規範。
作何表示,首先需要提及的是行為的基本規範,比如辦事排隊、過馬路看紅綠燈、碰了人説聲對不起等。本來這些是最基本的常識和基本道德,但不遵守者卻常常看到,遵守規矩者反而成了傻瓜。作者用「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來解釋守規矩。
其次便是待人接物的基本規範。他舉出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所總結的: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能。
接著,作者提出幾點要遵守的基本道德:第一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是誠實,對眼下的中國社會而言,誠實實際上成了是奢侈品,所以誠實特別需要提倡;第二是平等,從某種意義上來説,自由誠可貴,平等價更高;第三是善良,《三字經》裏説「人之初,性本善」,作者説善良的標準可以降低一點,不要求你捨己為人,但盡量做些利人不損己的事情。
文章作者指出,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背後實際上是一個民族的價值觀。雖然中西價值觀、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人總是有共同追求的東西的,任何民族也不會拒絕誠實,拒絕善良,拒絕平等。之所以出現這種爭論,是因為本民族文明的傳承,遭遇了「文革」式的毀滅和隨之而來的物慾侵襲,對自己民族的不自信,外在反映是基本道德的缺失,而實際內涵是價值觀和信仰的缺失。
最終作者説:「價值觀很重要,因為它決定了一個社會如何面對現代化的挑戰──與自由市場能否接軌、對全球化的競爭能否適應、政府治理的清廉與否、公民意識是否建立等。一個缺乏恆定統一的價值觀、缺乏信仰的民族,不可能成為一流的民族。」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