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正在拍攝的一部電影《挪亞》被標榜為「聖經的史詩」,但一位有幸讀過這個劇本的好萊塢基督徒編劇家近日評論説,電影《挪亞》的內容遠遠背離了福音真理。
布萊恩‧高達華(Brian Godawa)寫道:「如果你期待看到一個忠於聖經的挪亞歷史故事,神對挪亞的拯救以及挪亞對神的順從,那麼你將會對該片徹底地失望。」
布萊恩‧高達華告訴《基督郵報》(The Christian Post),他看過的是行內人士的手稿,他不能百分之百肯定這個由達倫‧阿倫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和 阿瑞‧亨德爾(Ari Handel)寫的劇本有沒有被改成更加精確反映聖經故事,但是現實可能不是很樂觀。
事實上,他更擔心片中挪亞(由羅素‧克羅Russell Crowe主演)一角將被描繪成一個「 極端的環保人士」。
「《挪亞》描繪的創世紀6章中的古前世界是一個燒焦的乾燥沙漠,土地乾裂,天空是灰色陰沉的又不下雨——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對大自然的『不敬』。」布萊恩‧高達華在他的品論中寫到,「總之,錯誤的把地球温室效應的結果放在了挪亞的時代,新石期時代的人類還沒有新工業革命之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怎麼可能對環境造成如此巨大的變化。」
劇本表述,挪亞和他的家人追求「遠離人羣和隱居」。據布萊恩‧高達華分析的劇本:「挪亞是鄉村僧人,並且是素食主義者,有些像嬉皮士一樣收集草藥。挪亞解釋『他們一家研究這個世界,盡能力去醫治世界』,就像一個極端的環保人士。」
布萊恩‧高達華曾為關於信仰的兩部電影To End All Wars 和Alleged擔任編劇,也是Noah Primeval這本小説的作者,因此他特別注意到「好萊塢和聖經之間的衝突」。
雖然基督徒可能會對《挪亞》這部電影失望,但布萊恩‧高達華説,好萊塢電影製作室能夠欣賞把聖經故事拍成電影的價值,這令他感到十分鼓舞。
「好萊塢現在拍很多聖經電影。好幾部有關大衞和歌利亞(David and Goliath)的電影正在製作中,並且還有其他的聖經故事。」布萊恩‧高達説,「這不僅僅是聖經潮流或基要主義,而是這些聖經故事都是真的令人著迷的屬靈故事,而且因為現在我們的製作標準提升了,值得再次重拍這些故事。」
但布萊恩‧高達觀察到,好萊塢很容易偏離聖經的話語。他解釋説:「因為很多影星並不是虔誠的基督徒,所以他們依據自己人本主義的方式錯誤的理解聖經和再次錯誤的解釋。這就意味著,他們會混淆並且相反的理解聖經,因為他們不信聖經。」
「他們想告訴大家他們心中認為大家都想看到的聖經,他們用自己的世界觀來解釋。」他繼續説,「我並不期望阿倫諾夫斯基(Aronofsky)如實的反映聖經故事,也許他們自己也不相信這些故事。他們只是用來表達自己的訊息。他已經告訴我們一切的問題就是環保問題。」
布萊恩‧高達補充:「我不得不説,該影片的劇本的道德價值觀是和聖經相反的。當人被命令在地球上作為管理者一樣工作和保護地球時,洪水的審判並不是像劇本中所描述的由於暴力對待環境的罪而帶來的,而是與神的關係和神在人裡面的形象的破壞而帶來的。」
布萊恩‧高達預測《挪亞》電影的成機會很低。他作出了嚴厲的批評,「總而言之,《挪亞》電影的劇本並不有趣也不符合聖經,白白浪費了1億5千萬美元……該電影將會被世界上數以百萬計虔誠的聖經讀者拒絕,因為它又一次帶著異教徒的政治動機來製作所謂神聖的電影,卻冒犯了別人的信仰。這就是創世紀中所説的人類的罪根:拒絕承認人裡面有神的形象。」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温偉耀博士的信仰思考(下)五十年來每天與創造上帝同行
擁有豐富科學、哲學研究背景的72歲基督徒學者温偉耀博士回顧自己尋找宇宙真理的五十年時,將他對宗教的思考總結出五點,並向多倫多華人分享。
-
華人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三):AI自主意識 x 全球風險
上篇《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裡,《基督日報》記者與基督徒AI專家Moses談論了特別的課題——AI的屬靈維度。今次他與記者一起探討AI擁有自我意識的可能性、為麼AI具有不可掌控性,以及世界各國對超級AI的共同應對之策。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