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你的舒適圈,奉耶穌的名成為他人的朋友!
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有這樣的人:派對上安靜的一角,那位更喜歡看書而非參加聚會的朋友,或是忙碌一天後需要獨處來恢復精力的人。
現代心理學將內向定義為一種天性,認為某些人更偏愛獨處,並在其中感到舒適,勝於與他人互動。
但當這種偏好阻礙我們與耶穌的關係时,又該如何處理呢?
作家梭羅曾說,友誼建立在尊重與信任之上。這位珍視獨處與內省的哲人深知,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聯繫需要意願:走出自我,真誠地參與其中。
若我們渴望成為耶穌的真朋友,就必須檢視我們的內向傾向是否阻礙了我們完全活出信仰,並如《馬太福音》28:19-20所命令的,去分享這份信仰。
我們是否因待在內省的舒適圈中,而錯失了耶穌更深的呼召--向外伸出援手,勇敢地服事與愛人?
如果我們宣稱耶穌是我們的救主、主和朋友,就不能躲在「內向者」的標籤後面。我們將探討聖經如何說明這一點,早期基督徒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什麼啟發,以及如何突破現代心理學的框架,活出一種豐盛的服事人生。
與耶穌的友誼需要積極參與
與耶穌的友誼不是被動的關係;它需要我們主動參與。耶穌在世時從未迴避人群或關係。祂的事工核心在於主動接觸,即使是那些可能偏好隱藏或孤立自己的人,祂也願意伸出援手。
Like Us on Facebook
作為信徒,我們被呼召效法祂的榜樣,積極參與我們的信仰生活。是的,我們或許會像耶穌在某些記載中那樣,暫時退到安靜處禱告。但整體而言,耶穌的行為模式是積極與他人接觸。
內向不應成為我們信仰行動的藉口,而是信靠聖靈引領,讓我們突破自我,成為他人祝福的管道。
耶穌與社會孤立者建立聯繫
在福音書中,我們看到耶穌與那些可能被視為「內向者」或選擇遠離社會的人互動。例如,撒瑪利亞井邊的婦人(約翰福音 4:7-26),她獨自打水,或許是為了避免他人的目光。然而,耶穌主動與她展開深刻且改變生命的對話,並沒有讓她偏好孤獨的習慣成為阻礙相遇的障礙。
同樣,稅吏撒該(路加福音 19:1-10)可能因職業和行為的緣故而被孤立。他爬上樹只是為了遠遠一瞥耶穌,但耶穌卻主動提出進入他的家中,打破了孤立的藩籬。在這些時刻,耶穌積極追求關係,甚至與那些可能希望躲避公眾視線的人建立聯繫。
新約中的內向者仍然勇敢服事
儘管聖經中沒有提到「內向者」這個術語,但從某些人物的行為來看,他們可能有類似特質。例如,提摩太是一個例子。他以膽怯聞名(提摩太後書 1:7),但保羅鼓勵他要擁有「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或許天生更喜歡安靜的生活,但他仍被召喚擔負起領導的角色,積極參與事工。
耶穌的呼召是走出舒適圈
耶穌的大使命(馬太福音 28:19-20)命令我們「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如果我們始終向內看,無法完全履行這一命令。與耶穌的友誼意味著接受祂的使命,即使這要求我們超越自己的舒適圈。這種積極的參與是信仰旅程的關鍵,要求我們超越「內向者」的標籤,履行我們的呼召。
早期基督教的隱修主義--一種誤導的道路?
在基督教的早期,有些信徒選擇與世隔絕,以追求靈性上的純潔。最極端的例子是高柱修士(Stylite),他們為了避免世俗的干擾,甚至在柱子上生活多年。儘管他們的動機可能是出於真誠,但我們需要探討這種孤立是否真正符合耶穌的教導。
隱修主義源於恐懼而非信心
早期隱修者相信,脫離世界可以幫助他們更親近上帝。然而,聖經教導我們要「在世但不屬世」(約翰福音 17:15-18)。耶穌並未選擇隔絕自己,而是進入生命的混亂,與罪人、稅吏和窮人建立聯繫。
隱修生活雖在紀律上值得稱道,但往往出於對世俗污染的恐懼,而非對上帝能在任何環境中工作的大能的信靠。
我們可以在現代的家庭學校運動中看到類似模式。某些父母因不想孩子受到特定社會或政治意識形態影響而選擇在家教育,這種做法往往基於恐懼。相較之下,耶穌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方法:祂或許會讓基督徒充滿各地學校董事會,改變教育政策,使之惠及每個孩子。
基督徒群體對靈命成長的重要性
新約聖經強調群體生活對信徒的重要性。《希伯來書》10:24-25 告訴我們要「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不可停止聚會」。那些選擇孤立的早期基督徒錯失了群體在靈命成長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與耶穌真正的友誼包括與其他信徒的團契,彼此分享生命與重擔,並相互勉勵。
耶穌展現了互動且有關係的信仰
耶穌時常被人群圍繞。無論是跟隨祂的群眾、與祂同行的門徒,還是途中偶遇的個人,祂從不迴避與人的互動。那些早期的隱修者或許認為他們走的是更高的屬靈道路,但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耶穌所展現的互動且有關係的信仰背道而馳。
突破現代心理學的標籤
如今,許多人根據流行的性格測試將自己歸類為內向者。雖然了解自己的傾向是有益的,但我們應警惕,避免讓這些標籤主導我們的屬靈生活或限制我們的服事意願。
內向是一個現代心理學的建構
我們對內向的理解源於現代心理學,尤其是 20 世紀早期榮格的研究。我們應認識到,這些標籤並非聖經中的分類。
雖然這些標籤幫助我們理解自然傾向,但不應決定我們如何回應耶穌的呼召。《哥林多後書》5:17 告訴我們,信主的人是「新造的人」,不再被舊我或現代心理學的定義束縛。
不論性格類型,我們都被呼召去大膽地愛
耶穌告訴我們,最大的誡命是愛上帝並愛鄰舍(馬太福音 22:37-39)。這一命令並不因內向者而附加例外條款。愛他人需要行動,無論是與陌生人交談、幫助有需要的鄰居,還是參與教會服事。
聖靈賦予我們力量,使我們超越自然傾向,並以強大的方式活出愛。當我們信主時,藉著《羅馬書》12:2 所提到的心意更新,我們得以改變,突破局限。
上帝的能力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對於那些認為自己是內向者的人,參加社交活動或從事外展工作可能讓人望而卻步。但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9 中提醒我們,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的。當我們依靠上帝而非自身的天性時,我們會找到勇氣與力量,來完成我們作為耶穌朋友的召命。
擁抱與耶穌的勇敢友誼
如果我們想成為耶穌真正的朋友,就必須願意拒絕內向的局限。我們需要與他人成為朋友,並以此為橋樑,將福音傳遞給他們。
我們蒙召像耶穌一樣,積極地與世界接觸,以愛與服事伸出援手。無論是古代的隱修主義,還是現代的內向特質,孤立自己都不是耶穌的道路。相反,我們應該擁抱群體的力量,走出舒適圈,讓上帝使用我們成為祂在這個受傷世界中的手和腳。
你願意今天就邁出這一步嗎?不要讓「內向者」的標籤限制你進入耶穌所賜的豐盛生命。不要讓這個標籤成為你分享信仰的障礙。敞開心扉,接受更深的關係、更豐富的群體生活,以及更勇敢的見證。成為耶穌的朋友,願意去愛、去服事--無論祂帶你去哪裡。
你可能感到的恐懼並非來自上帝。《羅馬書》8:15 提醒我們,所有的恐懼,包括內向的恐懼,都是一種心理上的奴役。保羅告訴提摩太:「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的,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提摩太後書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