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白杖日:香港失明人協進會慈善步行傳遞共融信息
國際白杖日宣揚視障人士獨立生活的能力,香港失明人協進會10月27日舉行「心睇力行」慈善步行暨共融嘉年華,讓公眾瞭解視障人士的能力和需要,促進共融。
-
【萬聖節系列#2】李錦彬牧師解釋聖靈醫治的風險與靈界轉移
上文探討慶祝萬聖節會否打開靈界大門?今集李錦彬牧師續談聖靈醫治的過程存在許多潛藏的危險與迷思,因無法確定真正的力量來源,當中可能涉及靈界轉移,他強調面對疾病時尋求正確的醫療方案應為首要之務。
-
氣候和政治兩極化:ACT聯盟大會呼籲人類懺悔
第4屆ACT聯盟大會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印尼日惹市舉行,大會主題是「希望在行動:共同追求正義」,探討氣候和政治兩極化問題,強調人類持續存在自私貪婪需要懺悔,來自世界各地300名代表出席。
-
東正教靈修對抗潛意識戰場 温偉耀解密耶穌禱文與聖像靈修
温偉耀博士著作《在地若天》榮獲金書獎靈修讀物獎,他在基督教聯合書展分享會介紹東正教靈修、聖像靈修與修道主義的靈修學,形容東正教的靈修,是對抗人的潛意識的一個戰場。
-
影片《從絕望到希望》:普世教協推動氣候變遷教育宣傳
普世教會協會推出「對兒童的承諾」計畫,並且發布一段題為《從絕望到希望》的視頻,加強大眾的認識,持續破壞氣候禍害兒童和子孫後代。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二):人工智能的「屬靈維度」
人工智能會有「靈魂」的維度嗎? 作為基督徒,Moses今篇還會以具科學性的「屬靈維度」的層面,從少為人注意的角度,為我們探究有關AI與「外星的智能」、屬靈存在(Spiritual Beings)等等的關係。
-
護教學《遊子吟》作者馮秉誠牧師淋巴癌 海內外華人信徒關心代禱
著名華人基督教護教學著作《遊子吟》作者馮秉誠牧師(筆名里程)因淋巴癌病情牽動海內外華人信徒的心。這位曾以科學家的理性視角寫下影響深遠的《遊子吟》、幫助無數知識分子跨越信仰鴻溝的牧者,目前正經歷嚴峻的健康考驗,全球基督徒正以禱告守望這位神的老僕人。
-
卡欽斯博士:青年人比我們想的對耶穌更開放
儘管不少教會年青人正在減少,但根據巴納研究所(Barna)的研究,美國77%的Z世代表示願意學習耶穌的教導。教會有機會吸引這一代人,但前提是——與他們互動的方式需要改變一下。
-
香港Island ECC購入著名舊戲院 改造為開放式社區教會
位於北角英皇道423號的新光戲院,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特色,長期被視為北角的一個地標。如今,這座富有歷史意義的建築將重新被賦予生命——國際教會Island ECC宣佈將其作為永久場地,啟動名為「BoldFaith」的項目。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