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大公会议结束53周年 学者倡天主教再改革取消独身制

梵二大公会议53周年 学者倡梵三会议破神父独身传统
梵二大公会议53周年 学者倡梵三会议破神父独身传统

12月8日是天主教会结束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53周年纪念,鉴于梵二大公会议大改革,面对扰攘近半世纪的神父性侵问题,有心理学者提出疑问,梵蒂冈要否召开第三次大公会议革新神父独身的传统。

梵二大公会议大改革

心理学博士余创豪在《信仰百川》发文,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梵蒂冈召开第三次大公会议的可能性。

余创豪追溯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由来,由教皇若望二十三世于1962年10月11日召开,旨在反省教会意识其身份和处境、更新改革、与整个世界对话。其后天主教会作出翻天覆地的改革,如弥撒不再采用拉丁文转用当地语言、天主教和不同教派对话并称他们为分离的弟兄、放弃反犹太人主义不再指控犹太人杀死耶稣基督等。

当中亦牵涉到教义,如将"教皇无误"中一直高举圣母的地位,在梵二会议宣布"基督是天主与人类间唯一的中保,圣母中保的角色完全隶属于基督。"

神父性侵地域广年期长人数众

对于近年天主教会屡发生神父性侵儿童和少年丑闻,当中的神父其实潜在著不少心理上的因由,因而引发余创豪探讨天主教会有否需要进行另一次的改革,致使梵蒂冈召开第三次大公会议。

余创豪表示,神父性侵事件覆盖地域甚广,从北美洲、中南美洲、澳洲、欧洲至亚洲,涵盖时段长达五十年,涉案神父多至千万人。事件非一朝两夕形成。

而且从2001年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对性丑闻的道歉可见,余创豪认为,教宗只是"宣告这些性侵行径违背了耶稣基督的教训和见证,没有具体行动去对付这问题,被揭发性侵的神父只是被调职而不是受到惩罚。"

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在2014年发表的报告中,亦声称"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在对应性侵事件中做得不够,他们关注保护自己的声誉而不是保护儿童。"

梵三会议推翻神父独身传统?

神父此等的行为背后是否潜藏著独身引发的性压抑?余创豪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同意佛洛伊德的看法,有一些精神病和心理变态是在天然性需要受到规范的压抑下而产生的。"

因此他指,神父不能结婚是传统遗留下来的产物,天主教会官方立场认为"神父不能结婚因为基督没有结婚,通过保持独身神父更加能够全心地塑造自己,将自己奉献给基督致力于为教会服务。"

但余创豪却质疑,"耶稣没有做的事情我就不能做"所谓效法基督精神其实是大有商榷余地;而"传统只是让死人统治活人"。

他引用当代基督教思想家孔汉思(Hans Küng)所说"不变的真理应由各时代的人依照自己的处境而重新加以诠释"。

故此余创豪认为,"传统在现有环境之下出现大问题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让死人继续统治活人。"

对于梵二会议"一举推翻千多年的传统,放弃在全球各地沿用拉丁文做弥撒;梵二会议在教皇无误论和梵一会议反现代主义的历史包袱下开始面向世界勇于对话" ,余创豪在佩服之余,提出天主教亦是否有必要召开梵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