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0年代,錫克教徒終於推翻了穆格哈爾帝國,建立了錫克帝國,就是今天旁遮普北部的兩個地區—喀什米爾和拉達克,由馬哈拉賈.蘭吉特.辛格(Maharajah Ranjit Singh)領導。然而,這個帝國存留並不久,在1849年,英國人就推翻了錫克帝國。英國人聰明地與錫克教徒交朋友,招募他們入英國軍隊,以退伍士兵能獲好土地為服役的獎賞。兩次世界大戰中,錫克教徒皆勇敢為英國作戰,有八萬三千名錫克士兵陣亡。後來,當英國結束在南亞的統治時,當地有80%以上的軍人是錫克教徒。英國人為報答他們的付出,在旁遮普各城市鋪設鐵路和公路,也建學校教他們的孩子學習英語。錫克教徒也是印度的愛國者。二戰之後,他們幫助印度摆脱英國,贏得獨立。印度獨立不久,旁遮普一分為二,西部是穆斯林地區,劃歸巴基斯坦,東部是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地區,則劃歸印度。70和80年代,印度的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發生衝突。儘管錫克教徒擁有印度最肥沃的土地,但他們還是感覺被邊緣化,受到歧視。一些錫克教徒希望脱離印度,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卡利斯坦(Khalistan),意思是「純潔的土地」。1984年,衝突升級,當時的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派軍隊試圖消滅在節日期間佔領阿姆利則錫克教金頂寺院的武裝人員。在這次衝突中,许多錫克教徒被印度軍隊殺死。後來又發生了甘地被錫克教衞兵殺死,導致印度教徒遷怒於錫克教徒。這場暴力平息後,在德里街頭可以看到幾千具錫克教徒的屍體。幸運的是,那次之後,印度的旁遮普邦成為這國家最繁榮的地區之一。由於採用綠色革命帶來的先進農業技術,印度教徒和錫克教徒(賈特人)大大提高了蔽囿熔ㄥq,消除了人口稠密地區的饑餓危機。由於掌握全球通用語言英語,许多錫克教徒遷移到世界其他國家,進入商業、醫療業和高科技行業,獲取財富。
禱告:
天父,錫克教徒的歷史佈滿血腥,雖然現在有许多人已遷移世界各地,留在印度的也過著較繁榮的生活,但離了你這位生命的源頭,他們的傷口、他們靈裡的需要,不能被真正醫治和滿足。父阿,求你憐憫他們,使他們能歸向你。
默想:
路標--順服 Hupekoos (一)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前面有個紅色、倒過來的三角形路標,你知道上面寫著什麼嗎?讓行。這表示你該踩油門、加速,盡快地開過那裡嗎?你肯定會説:「不是!是要讓別人先走。若你不留意,會遇到可怕的車禍。」「讓行」這路標是説,即使你不真覺得該順服另一位駕駛人的權利,可是你必須那麼做。你猜怎麼著?這正是「順服」這字在這節裏的意思,Hupekoos是指你順服另一人的意願,把自己放在另一人的權柄下,取屬下的位置。它與你對當時情況的感覺無關,我也许不喜歡「讓行」這路標,也许認為它很愚蠢或沒效果或沒必要,可是我仍然必須服從它,否則我可能會遭殃。如果我要跟隨主耶穌的腳蹤行,將會遇到许多「讓行」這路標。我將有機會服從那些紅色、倒過來的三角形路標,每次當我服從時,就能學到何謂謙卑下來。讓路是指我為了別人的意願,放棄我的方式,是指我聽到另一人的聲音而且順從〈這是很好的希伯來字──shama〉。我把自己放在上級的權柄之下。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
-
Intel前執行長季辛格宣佈帶領Gloo 打造符合信仰價值AI科技
美國技術平台業者Gloo近日宣佈,任命其執行董事季辛格(Pat Gelsinger)協助團隊開發人工智能(AI)工具。季辛格是基督徒,過去一直是董事會成員,十年來大力投資Gloo,近日成為執行董事。他宣佈將致力於將AI引向正面發展的方向,服侍教會。
-
美著名牧師:迪士尼《白雪公主》背離經典版愛與救贖訊息
美國著名豐收教會(Harvest)創辦人勞格理牧師(Greg Laurie),近日評論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重拍電影,指其背離了原版原有的福音主題,被自強與女性自主理念所取代。他認為這樣的改編失去了原故事中觸動人心的愛與救贖訊息是票房失利的原因之一。